资源简介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识图二、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专业学生三、教学课时:135四、学分:9五、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是以“二一四”课程模式为指导,主要体现“二一四”中的一,即泵轴的零件图为例,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要求使学生始终以能够看懂泵轴零件图为一个任务驱动来学习本课程学习,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绘图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能了解和查阅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测绘简单零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一个任务(看懂泵轴零件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以泵轴零件图上的各个线框、尺寸、文字等为例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为重点,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路,遵循“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明确的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重构全新的教材内容体系,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七、标准内容纲要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1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位置关系、投影关系、方位关系)2、理解物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特性3、能根据基本体的特征视图,正确识读基本体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5、能正确理解泵轴零件图的来由,能识读基本体的三视图和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和特征。任务一 投影法语三视图的形成(一)工作任务1、初步认识投影法,掌握投影法的分类和特点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3、掌握三视图的关系和投影规律(二)理论知识1、投影法的分类和特点2、三基面体系3、三视图名称4、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三)实践知识1、认识三视图2、熟练三视图的名称3、熟练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任务二 基本体三视图(一)工作任务1、初步认识基本体的分类和特点2、掌握简单基本体三视图特点(二)理论知识1、投影法的分类和特点2、三视图的形成3、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三)实践知识1、认识基本体和基本体三视图2、掌握基本体三视图的特征3、熟练基本体三视图所反应的方位关系和三等规律项目二 识图和绘图的一些基本知识 25课时教学目标:1、能贯彻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抄绘平面图形3、能正确的绘制各类图线和理解图线含义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任务一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一)工作任务识读泵轴图样,找出图中所运用的有关国家标准(二)理论知识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三)实践知识以贯穿全书的泵轴零件图为例,阅读该图并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选用:图幅、比例、 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任务二 几何作图和圆弧链接(一)工作任务画各种圆弧连接,锥度,等分圆周(二)理论知识1、常用绘图工具种类及用途2、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三)实践知识1、各种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2、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3、圆弧连接的作图任务三 尺寸标注(一)工作任务以泵轴零件图为例,使学生能够看懂两件图上的每一个尺寸数字和能够正确的标注尺寸(二)理论知识1、尺寸标注的原则2、标注尺寸的三要素3、各类尺寸的正确标注方法(三)实践知识1、各种常用尺寸的意思2、常用尺寸的正确标注方法3、尺寸标注练习4、阅读泵轴等零件图,学习看懂零件图上的尺寸任务四 简单图样的绘制(一)工作任务抄画各种平面图形(二)理论知识1、基本作图方法和技巧2、直线和圆弧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方法(三)实践知识1、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2、分析泵轴零件图并抄画3、分析并抄画其余各类零件图项目三 组合体的三视图 25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分析泵轴零件图,能看懂泵轴零件图并想想该零件的空间立体形状2、掌握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能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3、能识读组合体视图,想象组合体的空间形状4、能标注和识看组合体的尺寸5、掌握绘制和识读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6、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任务一 组合体概念和组合形式(一)工作任务1、会识读和绘制叠加体三视图2、能标注和识看叠加体的尺寸3、能绘制和识读圆柱相贯线(二)理论知识1、组合体的概念、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画法2、绘制和识读叠加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3、圆柱相贯线概念及其画法4、组合体尺寸的标注要求、尺寸种类和标注方法5、绘制和识读叠加体的形体分析法(三)实践知识1、叠加体三视图的绘制和尺寸注法2、叠加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任务二 截切体和相关体(一)工作任务1、会识读和绘制截割体三视图2、能标注和识看截割体的尺寸(二)理论知识1、绘制和识读截割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2、截割体的尺寸方法3、绘制和识读截割体的线面投影分析法(三)实践知识1、截割体三视图的绘制和尺寸注法2、截割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任务三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一)工作任务能分析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明确各个图形的表达目的,并绘制出组合体三视图(二)理论知识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概念、画法、标注及其应用场合(三)实践知识生产和生活中复杂组合体的实物观察,分析。项目四 机械图样的画法 19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零件图的概念、作用和内容2、掌握零件内部形状的表达方法——剖视图的概念、画法3、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4、理解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规定5、完全看懂泵轴零件图上每个视图的名称、每个视图采用的绘图方法、每个视图的形状尺寸等。6、能识读简单零件图。任务一 视图(一)工作任务根据给定国标要求,能够正确的认识各种视图,能学会用各种视图表达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分析各种视图的主要作用。(二)理论知识1、视图的分类2、局部剖视图的概念、画法和标注3、各种视图的概念,作用和内容4、读视图的一般步骤(三)实践知识1、视图的种类2、视图的表达方式和标注方法任务二 剖视图(一)工作任务根据给定的零件图,能正确识读标题栏,识读图形中各个视图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并想象零件的空间结构形状,理解图样上的尺寸标注。(二)理论知识1、剖视图的概念、画法和标注2、零件图的概念、作用和内容3、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三)实践知识1、零件内部结构的表达2、绘制剖视图时线性的变化3、不同类别剖视图的应用任务三、四 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一)工作任务根据给定的零件图,能正确识读标题栏,识读图形,弄清楚每个图形的名称并想象零件的空间结构形状,理解图样上的尺寸标注。(二)理论知识1、断面图的概念、画法和标注2、局部放大图概念、作用、内容及标注3、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三)实践知识1、零件内部结构的表达2、看泵轴零件图上的移出断面图的分类和表达特点项目五 标准件和常用件 16课时任务一 螺纹教学目标:1、认识螺纹的结构参数2、认识螺纹常用件3、掌握螺纹常用件的链接和使用4、认识键连接的种类和特点5、认识销连接的种类和特点6、认识齿轮链接,轴承链接和弹簧链接(一)工作任务根据给定的零件图,认识螺纹的图形和掌握熟悉螺纹的代号,认识螺栓、螺柱、螺钉连接,能正确的理解掌握螺纹知识。(二)理论知识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2、螺纹的规定画法; 螺纹的标注3、螺纹的标记、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三)实践知识1、螺纹的正确表达方式2、螺纹代号的表示方法和含义任务二 其他常用件(一)工作任务查表选用合适的普通平键、销、齿轮、轴承和弹簧,绘制键连接装配图、认识销链接,齿轮种类,弹簧种类和轴承种类。(二)理论知识1、键键、销、齿轮、轴承、弹簧连接的种类和作用2、普通平键键、销、齿轮、轴承、弹簧的种类和标记3、普通平键键、销、齿轮、轴承、弹簧的连接装配图的识读(三)实践知识1、观察并分析键、销、齿轮、轴承、弹簧连接的使用特点2、识读和绘制键连接装配图,认识键、销、齿轮、轴承、弹簧图3、识读泵轴零件图上的螺纹结构、键槽等结构的形状、尺寸、特征项目六 零件图 29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四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其常见工艺结构2、掌握表达机件的剖视图、断面图等各种表达方法及适用场合3、能理解零件图上螺纹结构及其标记的含义4、熟练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5、能熟练识读轴套和轮盘类零件的零件图(以最初的贯穿全书的泵轴零件图为驱动,分析该图的结构,形状,尺寸,视图,特点,要求等来学习识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6、能看懂叉架、箱体类零件的零件图7、能理解零件图上常见工艺结构及其标记的含义任务一 零件图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工作任务以泵轴零件图为例分析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零件图纸上所包括的内用,以及每个内容所具有的具体含义。(二)理论知识1、零件图的内容2、主视图的选用原则3、标注尺寸的具体方法4、盘盖类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三)实践知识1、寻找零件观察其所包括的内容2、观察并分析各个内容的作用3、各个内容是如何选用和确定的任务二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一)工作任务熟练掌握零件图纸上所给的文字要求,以及符号含义,准确的控制零件质量(二)理论知识1、技术要求的内容2、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和标注3、尺寸极限与配合的相关知识4、几何公差的相关知识(三)实践知识1、寻找零件观察其所包括的内容,重点看技术要求2、观察并分析都有什么技术要求3、每个技术要求的含义,及其具体意义任务三 零件图的识读(一)工作任务熟练识读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图,理解轴套类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结构、加工方法、视图表达、尺寸标柱和技术要求等特点(二)理论知识1、锥度的概念、标注,能计算锥度的有关尺寸2、零件图上常见结构(倒角、倒圆、退刀槽、越程槽、中心孔等)的作用、尺寸标注及含义3、移出断面的概念、画法与标注4、长轴零件的折断表达方法和某些结构的示意画法5、局部放大图的概念、画法及其标注6、螺纹的基本要素、类型、规定画法和标记方法7、齿轮的作用和常见的齿轮传动形式8、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尺寸关系和画法9、旋转剖和阶梯剖的画法、标注及适用场合10、盘盖类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11、斜剖视图和半剖视图的概念、画法、标注及其适用场合12、常见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的功用尺寸标注法13、肋板的规定画法14、重合断面的画法(三)实践知识1、观察并分析各种轴套类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2、找一找生活中螺纹的应用实例3、轴套类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识读项目七 装配图的识读 5课时教学目标:1、能识读螺纹紧固件及其的规定画法2、熟悉普通平键的标记,掌握键槽画法、尺寸注法和键连接画法3、熟悉销的标记及其连结画法4、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5、理解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6、理解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规定及其含义7、掌握识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8、能识看简单的装配图(一)工作任务能识读机用虎钳装配图(二)理论知识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识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3、识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4、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三)实践知识1、观察并分析钳工实习时台虎钳的结构、功用(有条件的可以拆装)2、识读机用虎钳装配图项目八 轴测图、专用图样和简单零件的测绘(选学)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零件测绘的内容2、了解画零件草图的要求和步骤,进一步掌握徒手画图的方法与技巧3、掌握测绘的方法和步骤4、会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测量零件的尺寸5、能查阅有关标准和资料6、能运用各种表达方法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7、会对简单零件进行测绘8、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工作任务根据实物或模型进行测绘,完成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各一张(二)理论知识1、零件测绘内容2、画零件草图的要求和步骤3、常用测量工具及零件尺寸的测量(三)实践知识1、观察并分析实物或模型的结构特点2、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测量实物或模型的尺寸3、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项目九 计算机绘制基础 (计算机课程学习)八、教学方法与建议1、教师应始终按照贯穿全书的任务——识读泵轴零件图为目的,按照该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2、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坚持“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3、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主要任务是以泵轴的零件图为任务驱动,使学生按目标学习制图的相关知识,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4、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力求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九、教学条件1、多媒体专业教室1个。2、配置挂图和一定数量的示教及测绘模型。十、评价方法1、坚持以泵轴零件图的识读为任务驱动,通过评价来促进学习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恢复和树立学习信心。2、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倡导绘图作业展评等表现性评价和模型收集制作等实践性评价。3、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学困生,教师应分析、诊断其原因,并适时实施补救教学;对于资质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可增加教学项目,使其潜能获得充分发挥。十一、《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编制说明1、实施本课程标准时,各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现状对学时、师资配备等要素酌情调整。2、本课程标准针对中职生现状,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国家职业资格初级识图员技能要求编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