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基本体三视图(一)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课 型 讲授教学目的 要 求 1、通过举例讲解使学生明白基本几何体的分类及常见基本几何体。 2、在学生明白基本几何体之后,掌握四棱柱的三视图表达方式。 3、在分析绘制基本几何体三视图之后总结正投影的基本特性。教学重点 本堂重点是通过三视图相关投影特点分析出四棱柱三视图的表达。教学难点 本堂难点是正投影的基本特性,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四棱柱三视图的绘制,由总结引导是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学情分析 由三视图投影特点,结合书中立体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学生掌握基本几何体三视图投影方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解,引导分析,设问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讲要求,准备课堂用具,清点学生人数(3′) 复习: 三视图投影规律是什么?(2′) 述:机器上的零件,由于其作用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形状,不管它们的形状如何复杂,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起来的。 (过渡):那么常见的基本几何体有哪些?(3′) 学生带问题看书,预习P7:基本几何体概述(3′)。 (二)教学内容 一、基本几何体概述与分类(5′) 1.常见基本几何体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圆环等。 那么,我们如何对这些常见基本几何体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总结) 2.基本几何体分类 平面立体:表面都是由平面所构成的形体 曲面立体:表面是由曲面和平面或者全部是由曲面构成的形体 二、四棱柱的三视图 1.四棱柱特点(3′) 展示实物,引导学生分析四棱柱表面特点。 抽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绘制三视图,其余学生 学生唱歌,准备上课用具 2.学生复习并回答: 主视俯视长对正(等长); 主视左视高平齐(等高); 俯视左视宽相等(等宽)。 或:“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检查学生看书预习情况,抽学生作答: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圆环等。 4. 1、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精神。 2、以提问方式检查上堂课知识学生落实情况。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在练习本上绘制,教师巡视课堂。抽一位学 生为代表,判别黑板上绘制的三视图的步骤 以及各视图特点是否正确。 2、四棱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0′) (1)先根据四棱柱长和高画出主视图。 (2)根据长对正和棱柱宽度画出俯视图。 (3)根据宽相等完成左视图。 述:判断步骤(学生判断同时,教师引导总结 四棱柱各视图特点)(10′) 主:投影反映前面为长方形;构成该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面的积聚性投影;背后的面形状面积和前面相同被挡住,成为不可见面。 俯:和主视图形状一样,也是长方形,但表示上面实形;构成长方体的四条边则为前后左右四个面的积聚性投影 左:左视图和主、俯视图一样,也是长方体,但表示左面实形;构成长方体的四条边则为上下前后四个面的积聚性投影 在分析四棱柱三视图后,总结正投影基本特性: 设问:(复行投影法有哪几种?(思考)正投影有什么特性? 三. 正投影基本特性(补充知识)(15′)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真实性 当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则直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2.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则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3.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但小于实长;平面的投影面积变小,形状与原来形状相似。 学生看书,讨论总结特点(抽个别学生作答,另抽学生补充)或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其特点:上下、左右、前后均为互相平行的长方形。 5.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一起分析四棱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6、(在分析四棱柱三视图作图步骤后)跟随教师引导分析得到结论四棱柱各视图的特点。 7.复习作答。 抽一名学生进行回答: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8.根据四棱柱的三视图,抽学生进行总结:投影有什么特点?其余进行补充。 4、以设问形式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并提升其积极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判断,分析 6、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精神,和表达能力,通过与老师一起分析使学生有成就感。 7.在学习新知识同时,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1.真实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 8、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在四棱柱三视图分析后,引导学生总结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并为下一堂课的六棱柱三视图打下基础。小 结 1. 基本几何体如何? 2. 正投影基本特性是什么?课后作业 1.正投影有些什么特性? 2.完成习题集教 后 记板书设计 基本体三视图 一、基本几何体与分类 1.常见基本几何体 1.真实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 2.基本几何体分类 四.小结与作业 二、四棱柱的三视图 三. 正投影基本特性 四棱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