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 《机械识图》 绘制切角长方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 《机械识图》 绘制切角长方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绘制切角长方体的三视图 授课地点 智慧教室
专业 智能数控 授课班级 高一年级 理论教学 学生数 16人 教时 1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从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以互动学习平台和教学模型为载体,丰富教学互动类型,提高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利用中望3D one plus三维软件和实物模型,解决学生难想象、不会画的真实问题。 采用微视频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材分析 教育部推荐教材《机械识图》(第2版),崔陵、娄海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中职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选题 项目三任务1绘制切角长方体的三视图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已认识基本几何体,课前预学投影法的种类及应用。 2.能力水平:已掌握CAD软件的基本绘图技能。 3.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图线绘制能力都比较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三等关系; 3.会判断三视图的方位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三等关系的分析,采用助学视频和微课等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通过三投影面体系的创建和绘制切角长方体三视图,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交流协作及自我反思能力。
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 2.通过完成三投影面体系模型的制作和三视图的绘制,体验成功,激发学习自信,深化“精益求精、工艺卓越”的机械设计工匠精神养成; 3.通过小组合作与学习探究过程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六个方位
教学难点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教学策略
教法设计: 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本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能力。本堂课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前推送学习任务,采用微课教学法完成投影法基础知识的学习;课中,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课后任务拓展,完成知识的升级。 学法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投影法的分类;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操作以掌握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课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巩固与拓展,将课堂进行延伸。 在合作、探究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应用蓝墨云评分系统,实现高效教学。
教学组织、环境
教学环境:智慧教室、网络覆盖、智能平板,UMU互动教学平台,蓝墨云。 教学组织: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成2人一组,共8个小组,4个大组。座位安排如下所示。 教学环境 座位安排
教学资源类型及信息化手段
教学环节 类型 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信息化手段
课前预学 1.教材 2.课件 1.投影的概念; 2.投影法的种类及应用; 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自主学习 蓝墨云
蓝墨云 课前预学测试
课堂教学 1.模型 2.课件 3.蓝墨云 4.UMU互动平台 1.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突破难点 精准检测 即时反馈 助学视频 UMU互动平台
课后固学 1.蓝墨云 2.3D one Plus建模软件 3.习题集 课后学习任务 指导课后复习巩固拓展提升 蓝墨云 3D one plus
板书设计
绘制切角长方体的三视图 1.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V、H、W 3.上、下、左、右、前、后 4.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学部分
课前预学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完成课前任务清单 课前测试分析 1.拟定学习任务单,上传至蓝墨云;2.在信息化平台上发布学习资源:“投影法与正投影的基本规律”、课前自主学习的相关测试题等。 1.登录蓝墨云,获取本项目的学习任务。 2.在蓝墨云平台上完成在线测试。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向学生提前发布学习的课程内容,意在让学生养成良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获取及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线上教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碎片化学习,也为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课堂教学部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情境导入 5分钟 预学反馈 展示预学测试数据,分析之前任务的学习完成情况。 展示平台测试结果 反思自主学习情况
情境创设 课程思政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视频,唯美影子舞,喝彩冬奥梦。用舞蹈演员的肢体剪影串联起了河北省国宝级文化长信宫灯、长城、大境门、京张高铁、雪如意等造型,也借由这种独特的节目形式艺术化地表达出对冬奥盛会的热切期盼。 播放微视频; 关注学生观看动态; 适时引出课题。 观看视频
任务布置 布置任务“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布置任务 接受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预学情况,在线检测预学内容,肯定成绩,增强自信,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实现学习反馈即时化。筛查并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通过微视频导入,唯美影子舞,喝彩冬奥梦,落实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新知学习 三投影面体系 9分钟 活动一 逐一提出问题: 一个视图能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两个视图能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播放微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活动 二 观看“题西岭壁”微视频,引出三体影面体系 播放微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
活动三 讲授三投影面体系 讲授 提问 观察课件图片、思考、回答
活动四 制作三投影面体系 布置任务; 引导学生相互合作; 引导学生说一说。 剪一剪; 标一标; 问一问; 说一说。
活动五 评价三投影面体系制作情况 教师评 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 问题提出后,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法,展开想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观看微视频“题西岭壁”,让学生明白看事物要客观全面,引出接着要学的知识点“三投影面体系”。 教师讲授完三投影面体系后,制作三投影面体系,通过剪一剪、标一标、问一问、说一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学 新知学习 三视图的形成 8分钟 活动 一 三视图的形成 播放助学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
活动二 在三投影面体系完成三视图的绘制 布置任务;巡视指导;记录问题 接受活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三视图的绘制。
活动三 评价三视图的绘制情况 教师评 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 制作切角长方体模型,通过剪一剪、标一标、问一问、说一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助学视频,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评价三视图的绘制情况,通过互比互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取长补短。
学 新知学习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5分钟 活动一 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播放助学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
活动二 长方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提问 思考、回答
活动三 在三视图中标注六个方位 布置任务;巡视指导;记录问题;评价任务。 接受活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三视图的六个方位标注。
设计意图 学习助学视频,掌握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从简单的形体中明白物体有六个方位。通过标注,巩固三视图的六个方位。
测 8分钟 环节一 蓝墨云检测 发布检测任务; 展示平台测试结果。 接受答题任务; 完成答题。
环节二 三视图选择挑战小游戏 发布检测任务; 评价任务。 倒计时; 接受答题任务; 完成答题。
设计意图 对每位同学的成果进行检测,通过学生互比互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取长补短。 通过抢答游戏的时间控制,在游戏中感到紧张和快乐,明白投影规律中特别要注意宽相等。学生潜移默化中明白做事要严谨。
评 总结评价 3分钟 任务总结 结合UMU词云进行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总结 总结、阐述
课后拓展巩固部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布置任务 2分钟 1.微课,巩固、拓展、提升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用3D one Plus软件绘制 3.完成练习册P25、P26、P27、P28、P29 布置任务; 简单介绍3D one plus软件 接受任务,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 总结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本次学习任务进行总结,根据总结的情况结合任务完成度综合评价。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提升;同时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
特色与成效 1.借助蓝墨云,实现大数据快速反馈 课中教师利用相关活动中的任务及时检测反馈,实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以教学模型为载体,突破教学难点 依托教学模型,让学生动起来,丰富教学互动类型,提高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加趣味性,降低学习难度。 3.借助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 采用微视频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不足与改进措施 1.未在机房教学,授课学生没有在课堂上试用3D one Plus软件绘制图形。若能够亲自画图,感触更深,教学效果更好。 2.活动环节比较多,课堂时间安排把控不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