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教版《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手机充电支架的设计》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高教版《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手机充电支架的设计》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课程简介
授课题目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之手机充电支架》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授课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4课时 教学环境 PLM体验中心
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图》,第三章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所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图(多学时)》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该章节内容是在面的投影、截切、相贯、零件图、装配图等知识点的基础上的核心课程,是对机械制图技能的综合应用,三视图画法的掌握能够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助于学生查阅设计手册、考取技能证书。
三、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机械识图已经掌握了绘图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活泼好动、思维新颖,能够独立绘制基本体视图。虽然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他们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注意力不够集中,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开发策略、协作探究教学策略、拓展延伸教学策略。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养目标
学会对组合体 进行形体分析。 会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与步骤。 提高学生空间 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规范制图的习惯。 贯彻国家制图标准, 培养学生作图技能及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难点:组合体视图的选择。
七、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讲解示范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总结归纳法。
四、课堂系统部分——信息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1、信息化技术手段
多媒体课件 信息化教学资源 辅助教学软件
PPT课件,课程网站 问卷星、蓝墨云班课、CAXA实训仿真平台、FLASH动画、微课、极域电子教室 CAXA软件
2、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图
3、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一) 教学环境:1、多媒体机房 2、教师机广播控制系统 3、教学软件CAXA2016 (二) 资源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组合体图 3、微课视频 4、助学视频 (三) 其他准备:1、教学评价表 2、学生分组名单 (四)[教师]通过问卷星发布课前知识小测试。 [学生]完成课前知识小测试。
课 中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课件展示 师生互动 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先学先行 课前热身 (5分钟) 检查预习 复习旧知 1.课前知识预习。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3.教师询问学生在手机充电直插电源时遇到的不便,引出问题:你是否能够设计一款手机支架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 1、教师登录问卷星点评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提出问题:同学们,什么是组合体? 3、提出问题:什么是形体分析? 学生: 1.学生认真听取老师的点评; 2.学生回答问题: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组合构成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3.学生回答问题:将物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体,并搞清楚他们之间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教师: 教师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手机充电的不便,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问卷星点评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教师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手机充电的不便,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任务引领 突破难点 35分钟) 拆分组合 分析步骤 形体分析。(支架的组成部分) 抓住主视图。(四个方向的投影)。 教师讲解组合体视图绘制的画图步骤: 教师: 1、Flash动画播放支架组成部分,分别由底板、支承板、圆筒、肋板来组成。 2、通过模型来分析组合体的组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播放视图投影FLASH动画,布置小组任务:抓住主视图。 学生: 观看动画,模型分析,明白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小组合作,从前、后、左、右四个四角分析视图特征,对比选出最完整、清晰的主视图。 教师: 1、讲解组合体识图绘制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先布置视图,第二步画底板,第三步画圆筒,第四步画支承板,第五步画肋板。 2、布置学生草绘组合体三视图。 学生: 认真听讲,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草绘组合体三视图。 通过Flashu动画视频和模型,选出清晰的主视图,解决了本次课的难点。
师生共勉 归纳方法 (40分钟) 草绘组合体三视图 布置组合体三视图草绘任务。 2.学生尝试草绘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3.教师点评组合体视图的草绘结果。 教师: 1.布置组合体三视图草绘任务。 2.点评组合体三视图的草绘情况。 学生: 1.根据模型,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草绘组合体三视图。 2.认真听老师点评。
支架设计 锻炼能力 (65分钟) 实战演练 大胆绘制 布置手机充电支架任务。 播放微课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根据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利用CAXA软件将手机充电支架的设计绘制出来。 教师: 1、教师布置任务:根据造型利用CAXA电子图版完成手机充电支架的绘制。 2、根据学生的绘制进度和疑惑播放微课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3. 教师巡堂指导,一一指出学生在设计中绘制不当的地方,如视图中多画的线、多余的线等。 学生: 1、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动手绘制手机充电支架。 2、根据“画法口诀”,在微课、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大胆绘制手机充电支架组合体视图。 3、遇到问题可以观看微课视频,询问老师,根据组合体三视图画法口诀,经反复修改和调整后,真正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完成手机充电支架的整体绘制。 通过微课、教师指导、小组讨论,抓住组合体视图的形状特征和位置,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要领,完成手机充电支架的绘制任务,解决了本次课的重点。
支架设计 锻炼能力 (15分钟) 作品展示 点评鼓励 登录云班课展示小组上交作品; 评价作品。 综合得分,表彰集体和个人。 教师: 1、登录云班课投屏展示小组提交作品。 2、指导学生通过组评、互评评价作品。 3、教师评价学生作品。 4、公布各小组得分情况,表彰绘制小组2个和先进个人5名。 5.教师归纳总结组合体绘制的关键。 学生: 1、学生认真观看上传作品。 2、登录云班课评价作品。 3、参与表彰。 4、认真听取课堂小结。 通过蓝墨云班课投屏展示组间、组评、师评的成绩,宣传组合体绘制集体和个人并进行表彰,有利于评价实现即时、优化、环保的目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鼓舞学生发扬精益求精的攻坚精神,绘制出更精良的组合体视图。
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总结:
板书
课 后
课后延伸 开拓视野 教师: 教师开放3D打印实训室,布置打印任务。 学生: 学生在3D打印实训室打印出手机充电支架作品,并拍照上传至班群。 学生亲身经历将抽象思维转化为产品实物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效果
一、利用问卷星、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空间串联起来,学生利用问卷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作业、课中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作业点评,反馈信息、移动学习、在线评价、动态记录,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微课视频和FLASH动画成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的启明星,能够大大打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学生动手绘制的兴趣和能力大大提升。
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有两点: 一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较为有限。 二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极少数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无法全面掌握组合体绘制的要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