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3 证券投资决策 教案《财务管理基础(第四版)》(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3.3 证券投资决策 教案《财务管理基础(第四版)》(高教版)

资源简介

×××学院 专业 年度第 学期
《财务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 《财务管理》 课程性质 考试 教学地点 ××× 总学时数 64(48)
教学周数 16 总授课第几次 是否用多媒体 是 授课教师 ×××
理论知识或实务操作 理论知识及实务操作
授课项目 学习任务 §项目三 投资管理 任务3.3 证券投资决策 课时 3(2)+2(1)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知识要求:(1)了解证券的含义及种类,证券投资目的与种类,以及证券投资风险因素;(2)理解和掌握债券和股票估价模型原理,掌握债券投资收益率和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分析方法。
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和掌握债券和股票估价模型原理及特殊情况下估价模型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债券和股票估价模型的应用,债券和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与应用。
教学方法(形式) 讲授、讨论与案例相结合
授课具体内容、过程及课时分配: §项目3 投资管理 §任务3.3 证券投资决策 【任务引入】(见教材):由一证券投资案例引入? (2’)【知识准备】---讲授新课 125’(100’)一、证券投资认知 二、债券投资实务 债券估价模型;(二)债券投资收益率;(三)债券投资优缺点 三、股票投资实务 股票估价模型;(二)股票投资收益率;(三)股票投资优缺点 四、证券组合投资 (一)证券投资组合风险;(二)证券投资必要收益率(三)证券投资组合策略 【任务解析】 3’ 【同步快速测试】(见教材P××页) 3’【课堂小结】 2’ 项目实训:项目投资模拟实训或案例分析 90’(45’)
课堂练习或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任务3.3 (见辅导教材P××页)
教学体会或建议(授课后填写)
课程教学讲义
任务3.3 证券投资决策
一、证券投资认知
(一)证券的概念与种类
1.证券的概念
证券是有价证券的简称,是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和债权,可以有偿转让的凭证,如股票、债券等。证券具有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2.证券的种类
(1)证券按体现的权益关系,可分为所有权证券、信托投资证券和债权证券三种。
(2)按证券的收益状况,可分为固定收益证券和变动收益证券。
(3)按证券按发行主体可分为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和公司证券三种。
(4)按证券按到期日的长短,可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
(二)证券投资的目的与种类
1.证券投资的目的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 )是指企业为获取投资收益或特定经营目的而买卖有价证券的一种投资行为。
证券投资的目:(1)暂时存放闲置资金;(2)与筹集长期资金相配套;(3)获得对相关企业的控制权;(4)满足未来的财务需求;(5)满足季节性经营对现金的需求。
2.证券投资的分类
证券是多种多样的,与此相联系,证券投资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按不同标准,也可对证券投资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证券投资的对象,将证券投资分为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组合投资和基金投资四类。
(三)证券投资的风险因素
进行证券投资,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证券的基本特征之一。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违约风险
2.利息率风险
3.购买力风险
4.流动性风险
5.期限性风险
二、债券投资实务
(一)债券的估价模型
债券估价是对债券内在价值的估算。债券的价值是指进行债券投资时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债券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时获得的现金两部分。当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债券价值时,才值得购买。
1.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
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主要是指按复利方式计算的每年定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情况下的债券的估价模型。
V=
=i· F (P/A, K ,n) + F · (P/F, K ,n)
=I·(P/A,K,n)+F·(P/F,K,n)
2.一次还本付息的单利债券估价模型
V =F(1+i·n)/(1+K)n
=F(1+i·n)·(P/F,K,n)
公式中符号含义同前式。
3. 折现发行时债券的估价模型
P=F/(1+K)n =F×(P/F,K,n)
(二)债券投资的收益率
1.短期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K=
2.长期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1)一般债券收益率的计算。一般债券的价值模型为:
V=I·(P/A,K,n)+ F·(P/F,K,n)
由于无法直接计算收益率,必须采用逐步测试法及内插法来计算。
一次还本付息的单利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V = F(1+i·n)·(P/F,K,n)
使上式成立的贴现率K就是要求的债券收益率。
(三)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1.债券投资的优点:(1)投资收益稳定。(2)投资风险较低。(3)流动性强。
2.债券投资的缺点(1)无经营管理权。(2)购买力风险较大。
三、股票投资实务
(一)股票估价
股票估价就是对股票内在价值的估算。股票内在价值是指进行股票投资所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股票带给投资者的现金流入包括两部分:股利收入和股票出售时的资本利得。因此,股票的内在价值由一系列的股利和将来出售股票时售价的现值所构成,通常当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股票内在价值才适宜投资。
1.股票估价的基本模型
V=
2.固定股利、长期持有的股票估价模型
固定股利、长期持有的股票估价模型为:V=
3.长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估价模型
设上年股利为d0,本年股利为d1,每年股利增长率为g,则股票价值模型为:
V = d0(1+g)/(K-g)
=d1/(K-g)
4.非固定成长股票的估价
有些公司的股票在一段时间里高速成长,在另一段时间里又正常固定增长或固定不变,这样就要分段计算,才能确定股票的价值。
【业务实例3-27】股票估价
(二)股票投资的收益率
1.短期股票收益率的计算
K =预期资本利得收益率+股利收益率
=(S1-S0+d)/S0 ×100%
=(S1-S0)/S0+d/S0
【业务实例3-28】短期股票收益率计算
2.股票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收益率的计算
由固定增长股利价值模型,我们知道:
将公式移项整理,求K,可得到股利固定增长收益率的计算模型:
【业务实例3-29】长期股票收益率计算
3.一般情况下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企业进行股票投资可以取得股利,股票出售时也可收回一定资金,只是股利不同于债券利息,股利是经常变动的,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是使各期股利及股票售价的复利现值等于股票买价时的贴现率。即:
V=
【业务实例3-30】长期股票收益率计算
(三)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1.股票投资的优点:(1)投资收益高。(2)购买力风险低。(3)拥有经营控制权。
2.股票投资的缺点:(1)收入不稳定。(2)价格不稳定。(3)求偿权居后。
三、证券投资组合
证券投资组合又叫证券组合,是指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不是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向单一的某种证券,而是有选择地投向一组证券。这种同时投资多种证券的做法便叫证券的投资组合。
(一)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
证券投资组合的总风险由两部分构成,即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如图4-1所示:
组合风险
A AB—可分散风险
BC—不可分散风险
AC—总风险
B
C 组合中资产数量
图4-1 证券组合的两类风险图(AC=AB+BC)
1.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 risk)
非系统风险又叫可分散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3.系统性风险的衡量(β系数)
β系数(Beta coefficient)是指对各个股票或投资组合不可分散风险的一种度量。β系数也被称为系统风险的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上述公式是一个高度简化的公式,实际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在实际工作中,β系数一般不由投资者自己计算,而由一些机构定期计算并公布。
若β=1,表明该股票的报酬率与市场平均报酬率呈相同比例的变化,其风险情况与市场组合的风险情况一致;如果β>1,说明该股票的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如果β<1,说明该股票的风险程度小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各单个证券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证券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二)证券投资必要收益率
1.证券投资组合期望收益率
2.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是投资者因承担系统性风险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Rp=p·(Rm-Rf)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收益取决于证券投资组合的系数, 系数越大,风险收益越大;系数越小,风险收益越小。
3.证券投资的必要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证券投资的必要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加上风险收益率,即:
这就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它是一种描述风险与报酬之间关系的模型。
(三)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与方法
1.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
(1)冒险型策略。(2)保守型策略。(3)适中型策略。
2.证券投资组合的方法
(1)选择足够数量的证券进行组合。(2)把不同风险程度的证券组合在一起。(3)把投资收益呈负相关的证券放在一起组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