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初步业务活动与审计计划 表格式教案《审计基础与实务(第二版)》(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二 初步业务活动与审计计划 表格式教案《审计基础与实务(第二版)》(高教版)

资源简介

教案序号: 2 .
课 题 项目二 初步业务活动与审计计划
授课形式 □理论 理实一体 □实训(验) □其它:
学时安排 本单元总学时: 4 (其中:理论 2 学时、实践 2 学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1、了解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2、能初步评估审计风险,进行业务承接评价表的编制;3、能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重点内容,以及审计计划的构成。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难点:1、工作底稿的编制;2、审计计划的内容。
授课对象学情分析 通过项目一的学习已经对风险导向审计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进行实务部分的学习,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媒介 教学课件(PPT)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审计实务》课程电子版工作底稿 授课地点
教学设计: 进入实务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实务操作的部分,但是前提条件是在学习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所以,本项目的设计思路是先用案例引导出初步业务活动的必要性,展示在该活动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底稿,布置工作任务,然后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相应的工作底稿。复习巩固: 通过流程图的方式帮学生梳理审计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新课导入:真实案例:普华永道解约潮提出问题:为什么普华永道放弃一年约几百万的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主动提出解约? 教学随笔:引出教学内容是否要接受业务委托——初步业务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
新课演绎:项目二 初步业务活动和审计计划任务一 初步业务活动 给出相应案例-绍兴越胜纺织有限公司委托审计2021年财务报表,给出相应的资料,要求学生小组分析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并发放相应的工作底稿。理论讲解:一、判断是否接受业务标准:审计风险从审计风险模型入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一)重大错报风险的初步评估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管理层是否诚信。(二)检查风险的初步评估评价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对两方面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如果认为风险不能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那么应当拒绝接受委托;如果可以控制,我们可以接受业务委托。工作底稿的编制:1、确定初步业务活动程序,编制工作底稿——初步业务活动程序表。2、对是否接受委托作出职业判断,编制工作底稿——业务承接评价表。二、接受业务委托(一)签约之前的商谈和沟通通过案例讲解(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定义(注意签约双方对象)、作用、基本内容(掌握重点内容)展示审计业务约定书,通过展示让学生掌握要点。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展示工作底稿,进行分析讲解,并做示范填列。
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初步业务活动的理解。首先,给出相应案例;其次,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引导;再次,学生对工作底稿进行初步编制;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作底稿的编制师讲解。任务二 制定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的构成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二、制定总体审计策略(一)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1、展示总体审计策略,让学生理解策略中的内容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审计方向审计资源2、重要性——重点讲授(1)定义——重在理解(2)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 基准(稳定)*百分比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3)实际实施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0%(4)修改重要性三、具体审计计划展示具体审计计划,让学生理解具体计划中的内容(一)风险评估程序(二)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三)其他审计程序四、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修改持续、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归纳总结:通过项目二的学习,需要大家掌握初步业务活动的过程,以及当中涉及的工作底稿的编制。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思结合、实践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学生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全局观来看待审计计划。
课后任务:1、完成初步业务活动的实验报告。2、完成省精品在线平台项目二的作业和练习。
教学后记: 进入实务部分的学习,通过真实案例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将实验内容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做什么,追溯到要学什么才能做,最后学会如何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注:此表为全院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