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四 叉架类零件的测绘与建模任务一 拨叉的测绘【教学课题】拨叉的测绘【教学课时】2课时【授课班级】 ** 级 ** 班【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零件测绘与建模》项目四叉架类零件的测绘与建模的任务一内容。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学习了对轴类、盘类零件的测绘,掌握了基本的测绘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会之后对箱体类零件的测绘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年级学习《机械识图》专业课,掌握了基本的制图能力。同时职高生喜欢动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他们主动能动性。但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我们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优质生进行提拔作用,对后进生起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能够合理分析拨叉零件的结构,确定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注的方案。2.能够对拨叉零件进行测绘,绘制零件草图。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探究、讲解、体验和合作等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团队合作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学重点】1.分析拨叉零件的结构,确定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注的方案。2.绘制拨叉零件的草图。【教学难点】拨叉零件草图的绘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 任务准备 设计意图:这是“赏”、“试”的环节。让学生试一试,未经讲解先自主绘制,不仅检验了之前对轴类、盘类零件测绘基本要领的掌握情况,还检验了课前对叉架类零件绘制的预习情况。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引出本堂课内容。知识与内容 师生活动课堂导入 引入我校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北仑公司)的汽车零部件,展示产品模型,并欣赏企业零件图。 (一)教师讲解 叉架类零件主要包括拨叉、连杆、支架、支座等。叉架类零件通常由工作部分、支承(或安装)部分及连接部分组成,形状比较复杂且不规则。零件上有叉形结构、肋板、孔和槽等结构,其中连接部分的断面常为矩形、椭圆形、工字型、T字型、十字型等,还具有必要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同轴度要求。 (二)学生举例 根据教师讲解,对现实生活、学习、企业生产等中看到的,举例哪些也是“叉架类零件”。 二、引出课题 以“拨叉”零件为例,试一试,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布置:完成子任务一(绘制拨叉零件的草图)。 2.任务评价:子任务一的完成情况。 教师活动 1.展示模型。 2.讲解叉架类零件。 3.布置子任务一。 4.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 1.学生听讲。 2.接受任务。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4.小组互评。教学环节二 任务攻略 设计意图:这是“探”的环节。通过上一个环节发现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之下,让学生主动探索,经过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在教师讲解、演示后,提炼问题解决的方案。知识与内容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 1.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之后,发现如下问题: (1)视图表达不正确,内外结构表达不清楚,视图布局不合理。 (2)尺寸标注出现“漏标”、“错标”、“多标”的现象。 (3)技术要求书写不合理。 (4)标题栏信息填写有错误。 2.那么,我们针对以上问题,将如何解决呢? 二、学生探索 1.任务布置:完成子任务二。 2.小组组内商讨,查阅资料,并组织学生回答。 三、教师讲解 (一)结构的分析 叉架类零件主要起到支承和固定的作用。该零件的结构较复杂,其为铸造或锻造制成毛坯,再经机械加工而成。该零件由支承部分、工作部分和联接安装部分组成,其上有凸台、内孔、沉孔、螺纹孔等结构。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 (二)视图表达的选择 1.主视图的选择 ①由于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加工位置多变。因此,选择主视图时,常以工作位置安放,按形状特征确定投影方向。 教师活动 1.组织问题的提炼。 2.布置子任务二。 3.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回答问题。 5.教师点评任务。 6.教师讲解。 7.教师演示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课。 2.小组讨论、探索。 3.完成子任务二。 4.做笔记。 5.观看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二 任务攻略 拨叉零件 ②常采用剖视图(形状不规则时用局部剖视为多)表达主体内形和局部内形。 2.其他视图的选择 ①除了主视图以外,通常需要1~2个基本视图来表达,并多用局部剖视兼顾内外形状来表达。 ②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表达零件上的沉孔、凸台等,筋板常用断面图表示其断面形状。 (三)尺寸的标注 1.尺寸基准的选择 在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一般选用安装基准面、零件的对称面、孔的轴线和较大的加工平面。 2.尺寸的标注 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比较复杂,所以应先按形体分析法,将零件划分为几个基本体,先标注定形尺寸。定位尺寸一般要标注孔的中心线(或轴线)之间的距离,或孔的中心线(或轴线)到平面的距离,或平面到平面的距离。此外,由于这类零件中圆弧连接较多,所以应给出已知圆弧与中间圆弧的定位尺寸。 (四)技术要求的标注 叉架类零件一般对工作部分的孔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应给出相应的公差值。对连接和支承部分的技术要求不高。此外,还有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 三、教师演示 以“拨叉”零件为例,进行测绘。绘制前准备以下测量工具。 教师活动 1.组织问题的提炼。 2.布置子任务二。 3.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回答问题。 5.教师点评任务。 6.教师讲解。 7.教师演示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课。 2.小组讨论、探索。 3.完成子任务二。 4.做笔记。 5.观看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二 任务攻略 通过普通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等量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出的尺寸进行标注。 1.布置视图,绘制中心线、对称中心线以及主要的基准面轮廓线 2.画出零件内外结构和形状 3.取剖视,画出全部细节,并画出尺寸界限和尺寸线 教师活动 1.组织问题的提炼。 2.布置子任务二。 3.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回答问题。 5.教师点评任务。 6.教师讲解。 7.教师演示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课。 2.小组讨论、探索。 3.完成子任务二。 4.做笔记。 5.观看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二 任务攻略 4.测量尺寸,并逐个填写尺寸数字,确定尺寸公差 5.确定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并注写技术要求 6.根据零件草图,结合实物,进行认真的检查、校对 教师活动 1.组织问题的提炼。 2.布置子任务二。 3.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回答问题。 5.教师点评任务。 6.教师讲解。 7.教师演示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课。 2.小组讨论、探索。 3.完成子任务二。 4.做笔记。 5.观看教师演示。教学环节三 任务实践 设计意图:这是“悟”的环节。通过学生在教师讲解、演示之后,再次对零件绘制草图,这是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巩固于提升,更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顿悟”其中的奥秘,最后掌握零件测绘要领。知识与内容 师生活动一、任务实践 1.布置任务:按要任务书要求完成子任务三(按照任务书要求绘制拨叉零件的草图)。 教师活动 1.布置任务。 2.强调内容。 3.巡回指导。 4.任务评价。 学生活动 1.互相交流。 2.完成任务。 3.做笔记。教学环节三 任务实践 2.强调内容:视图表达完整性、尺寸标注合理性、技术要求标注准确性。 3.组织成果展示,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二、任务评价 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教师活动 1.布置任务。 2.强调内容。 3.巡回指导。 4.任务评价。 学生活动 1.互相交流。 2.完成任务。 3.做笔记。教学环节四 任务总结 设计意图:这是“享”的环节。通过分享学习过中的知识点、学习过程的中的思考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喜悦过程,是整个课堂的有效总结方式。知识与内容 师生活动一、学生总结 小组代表,将小组探讨总结的内容进行提炼,叙述本课堂中的重点知识及难点的解决方法。 二、教师梳理 (一)叉架类零件 主要包括支架、连杆、支座、拨叉等。 (二)拨叉零件的绘制方法及步骤 1.零件结构分析 2.草图绘制 (1)图幅、比例确定。 (2)视图表达:选择合理表达方案进行绘制视图。 (3)尺寸标注:合理选择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标注。 (4)技术要求标注:根据要求,进行尺寸精度、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标注。 (5)其他技术要求标注。 (6)填写标题栏。 3.草图审核 三、布置作业 完成子任务四(课后作业:绘制“力臂”零件的草图)。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小结。 2.梳理总结内容。 3.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 1.仔细听课。 2.总结。 3.接受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