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案 首 页授课日期班 级课题名称: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一、二节 课时 2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幼儿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2.掌握幼儿教师的品德、个性特征和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幼儿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2.掌握幼儿教师的品德、个性特征和知识结构。授课方法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拓展训练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视频、职教云授课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幼儿教师心理 第一节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 1.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2.幼儿人格塑造者 3.幼儿心理卫生保健者 4.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者 第二节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的品德 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课前】 职教云查看课前学习任务,完成课前学习 【课中】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课程导入) 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情境创设,进而明白幼儿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课堂参与积极性,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第一节幼儿教师的角色 我们学习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所有知识,都必须通过幼儿教师的实际教育与教学活动来实现,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所以应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 1、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幼儿教育是启蒙阶段,它不仅要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奠定基础,还要为儿童未来发展提供最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大的空间,也就是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人格塑造者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儿童心灵最敏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以人格培养对其一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快乐、勇敢、友爱、阳光是理想生活的源泉,正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一个人的个性基础。 3、幼儿心理卫生保健者 在幼儿期,幼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咬指甲、吮吸手指、挑食、多动、少言、孤僻等,这些问题跟家庭教养习惯有关,跟情绪有关,跟某些方面障碍有关,跟社会家庭教育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有关。但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给幼儿创造一个融洽、和谐、平安的心理与物理环境,承担起做幼儿心理卫生保健使者的责任。 4、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者 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一项必备的职业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每天与幼儿接触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兴趣特点、认知特点等,并进行记录,写成报告或手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探寻其规律和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幼儿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扮演好这些角色。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幼儿教师的品德 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理应具有社会所要求的品德,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师还应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幼儿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恪守职责 对幼教事业的爱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做好工作的动力。 2、团结互勉,善于合作 其一:幼儿教师与同事之间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其二:幼儿老师也应与幼儿家长密切合作 二、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 积极而稳定的情绪。要学会体察自我情绪,学会恰当宣泄,学会培养积极情绪 坚强的意志 健全的性格 三、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对周围世界有一个正确初步的认识,保护幼儿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孩子对科学文化的浓厚兴趣,就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科学、文学和艺术修养,才能引导幼儿以一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了解世界。 坚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四、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 观察能力 幼儿教师的有效观察能力是其必备的一职业能力,能观察幼儿园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幼儿最殷切的需要。 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教师与幼儿沟通主要有非语言和语言两种方式。 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这来源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教育科研能力 三、练习与拓展 练一练:根据今天所学,在自己性格知识方面应该有什么改变,写一篇小文。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重难点,归纳课程内容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对幼儿教师身份的认识的小文章 【课后】 复习本节课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阅读情境创设,谈谈从案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谈谈对“幼儿教师”的认识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理解,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看一看”,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幼儿教师的品德和个性特征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信息栏”,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学生登录职教云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 5分 5分 25分 25分 15分 10分 3分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