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2.能够辩证地看待垃圾与资源问题,树立新的资源观。 3.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不充分利用废弃物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1 分钟 一、回 收 再 利用 环节一:什么是可回收物? 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弃物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吗? 2.学生交流。 3.介绍可回收标识。 环节二:回收的废旧物品有什么用? 1.第一小组汇报:废纸的回收 2.第二小组汇报:废塑料的回收 3.第三小组汇报:易拉罐的回收 4.第四小组汇报:废牛奶纸包装的回收
5.小结:垃圾如果被善加利用,就会变成宝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 资源,是永不枯竭且不断增长的资源。由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垃圾资 源化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回收再利用。
9 分 钟 二、垃 圾 分 类 环节一: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1.你所在的城市是怎样给生活垃圾分类的? 2.学生交流。 3.不同的地区垃圾分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什么是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5.学生交流。 6.小结:各个地区在垃圾分类时,按照相同的标准将垃圾分成了可回 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只不过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在不 同的地区用了不同的名称,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大致是一样的。 环节二:把垃圾进行分类 1.活动:给垃圾进行分类 2.交流:分类之后有什么感觉? 3.小结:分类之后,需要填埋或焚烧的垃圾就会大大减少。 环节三:社区如何进行分类 1.你的家庭、社区是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的? 2.学生交流。 3.小结:垃圾要想变成宝贝,就必须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 用,依靠科技的力量,使之资源化。垃圾分类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 事情。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