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

资源简介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了解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2、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认识波
2、认识波的特征
(1)、水和绳子传播的是凹凸相间的运动状态,弹簧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状态——周期性变化
(2)、所有的波都是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状态
(3)、波的特征
振幅A:波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m)
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
周期T:波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s)
频率f:波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Hz)
想一想: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什么?
周期T和频率f互为倒数关系,即f=1/T
波速v:波的传播速度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二 认识电磁波
1、固定电话之间有电话线连接着,信息是由电流通过___________传递的
2、天宫一号在遥远的太空,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电磁波产生演示实验
结 论: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电磁波的发现和应用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当金属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它附近的磁针便会发生偏转。接着,学徒出身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明确指出,奥斯特的实验证明了“电能生磁”。
法拉第通过艰苦的实验,发现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有电流产生的现象,此即所谓的“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波的发现和应用
著名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进一步研究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他认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又将产生变化的磁场,如此一层层地像水波一样推开去,便可把交替的电磁场传得很远。1864年,麦氏发表了电磁场理论,成为人类历史上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第一人。
那么又有谁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呢 此人便是亨利希·鲁道夫·赫兹。1887年的一天,赫兹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他在两个相隔很近的金属小球上加上高电压,随之便产生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火花放电。这时,在他身后放着一个没有封口的圆环。当赫兹把圆环的开口处调小到一定程度时,便看到有火花越过缝隙。
通过这个实验,他得出了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播的结论。赫兹的发现公布之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1887年成为了近代科学技术史的一座里程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电磁波的单位便命名为“赫兹(Hz)”。
电磁波的传播跟光一样,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向各个方向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在真空中是
C =3×108m/s= 3×105km/s
[联想]:由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的家族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其波谱图包括了102~10-10m波长范围。
无线电波: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这一频段的电磁波。
光(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探究点三 电磁波的组成及应用
电磁波的分段
电磁波谱
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真空光速约为:c =3 ×108 m/s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