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编号:02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学时 2 课 型 理实一体课课 题: 作业成本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重点与难点: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解 决 措 施: 理论联系实际,细致讲解,深入浅出,注重讲课艺术和技巧。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练习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 学 资 源: 教学用ppt,雨课堂、全国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用书《财务管理》、超星平台网络资源。第 02 讲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新课讲解重点提示新知讲解重点提示新知讲解重点提示新知讲解重点提示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复习提问:1.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哪些?任务三 作业成本一、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1.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是指识别出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资源,遵循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选择会计政策,确认和计量全部资源费用,编制资源费用清单,为资源费用的追溯或分配奠定基础。2.成本对象选择在作业成本法下,企业应将当期所有的资源费用,遵循因果关系和受益原则,根据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项目经由作业追溯或分配至相关的成本对象,确定成本对象的成本。企业应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并考虑预算控制、成本管理、营运管理、业绩评价以及经济决策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成本对象。3. 作业认定作业认定,是指企业识别由间接或辅助资源执行的作业集,确认每一项作业完成的工作以及执行该作业所耗费的资源费用,并据以编制作业清单的过程。作业认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每项消耗资源的作业进行识别、定义和划分,确定每项作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同其他作业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之间的关系。4.作业中心设计(1)产量级作业,是指明确地为个别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单个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成正比例变动。包括产品加工、检验等。(2)批别级作业,是指为一组(或一批)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该组(该批)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该类作业的发生是由生产的批量数而不是单个产品(或服务)引起的,其数量与产品(或服务)的批量数成正比变动。包括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3)品种级作业,是指为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该种产品(或服务)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该类作业用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销售,但独立于实际产量或批量,其数量与品种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动。包括新产品设计、现有产品质量与功能改进、生产流程监控、工艺变换需要的流程设计、产品广告等。(4)顾客级作业,是指为服务特定客户所实施的作业。该类作业保证企业将产品(或服务)销售给个别客户,但作业本身与产品(或服务)数量独立。包括向个别客户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咨询活动、独特包装等。(5)设施级作业,是指为提供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能力而实施的作业。该类作业是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其使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受益,但与产量或销量无关。包括管理作业、针对企业整体的广告活动等。5. 资源动因选择与计量资源动因是引起资源耗用的成本动因,它反映了资源耗用与作业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资源动因选择与计量为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心提供了依据。首先,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资源,选择合适的资源动因。6.作业成本汇集作业成本归集,是指企业根据资源耗用与作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所有的资源成本直接追溯或按资源动因分配至各作业中心,计算各作业总成本的过程。7.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作业动因是引起作业耗用的成本动因,它反映了作业耗用与最终产出的因果关系,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客户等成本对象的依据。当作业中心仅包含一种作业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作业动因应该是引起该作业耗用的成本动因;当作业中心由若干个作业集合而成的情况下,企业可采用回归分析法或分析判断法,分析比较各具体作业动因与该作业中心成本之间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最大的作业动因,即代表性作业动因,作为作业成本分配的基础。8.作业成本分配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 =次要作业总成本÷该作业动因总量某主要作业分配的次要作业成本=该主要作业耗用的次要作业动因量×该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主要作业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作业的资源费用+分配至该主要作业的次要作业成本之和主要作业单位成本=主要作业总成本÷该主要作业动因总量某成本对象分配的主要作业成本=该成本对象耗用的主要作业成本动因量×主要作业单位成本某成本对象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成本对象的资源费用+分配至该成本对象的主要作业成本之和某成本对象单位成本=该成本对象总成本÷该成本对象的产出量回顾总结:强调掌握作业成本法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强调本次课重难点,归纳本次课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提问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要点提示巩固理解讲授法要点提示巩固理解讲授法练习法讲授法要点提示巩固理解练习法教师归纳总结,平台发布课后练习并规定完成时限课外作业:布置课外练习、复习本次课所讲知识点、预习下次课内容教学反思、总结: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