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编号: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学时 2 课 型 理论课 题: 预算编制概述及经营预算的编制教 学 目 标: 1.熟悉预算管理的含义、作用及内容;2.了解预算工作的组织;3.掌握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 经营预算的编制难点:经营预算的编制解 决 措 施: 提问引导、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复习总结、课后练习教学方法设计: 1.课前发布预习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作业;2. 总结学习课前自主学习反馈出的问题,案例导入新课;3. 讲授主要知识: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4.课程测试,总结所学知识 ;5.布置作业。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教室 PPT 手机第 讲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布置作业 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总结,重点知识总结,案例导入本次课内容相关知识:预算管理的含义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预算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集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预算管理已处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核心地位,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使各级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乃至普通员工明确各自在收入、成本、工时等方面应该达到的业绩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预算管理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使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协调起来,从而实现企业预期的总体目标。控制各部门的日常活动预算一旦确定,各部门就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来进行活动,各项工作应与预算目标随时进行对比,保持一致,如果有差异,应找出差异并及时分析差异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让实际活动重新回到预算目标的轨道上来。考核各部门的业绩效果通过对预算数据与预算执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各部门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以此作为考核各部门的依据,同时又可进一步分析脱离预算,造成差异的原因,为未来的改进奠定基础。预算管理的内容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一)经营预算经营预算也称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等等。(二)专门决策预算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重大的或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预算,包括投融资决策预算等。(三)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等有关的预算,包括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预算工作的组织为了保障预算目标的达成,预算管理各环节应协调衔接、畅通高效。为此企业可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监督、执行预算管理工作,一般应设置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和预算执行单位三个层次的组织架构。(一)预算管理决策机构(二)预算管理工作机构(三)预算执行单位五、预算的编制方法分类(一)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分类1.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指指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二)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分类1.固定预算固定预算(静态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固定预算的适用范围:经营业务稳定,生产产品产销量稳定,能准确预测产品需求及产品成本的企业,也可用于编制固定费用预算。2.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又叫可变预算,通常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用于费用预算。其基本思路是按固定费用(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的费用) 和变动费用(随产量变化的费用) 分别编制固定预算和可变预算,以确保预算的灵活性。变动费用主要根据单位成本来控制,固定费用可按数额加以控制。(三)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分类1.定期预算定期预算的方法简称定期预算,也称为阶段性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2.滚动预算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是指企业在编制预算时根据上一期预算执行情况和新的预测结果,按既定的预算编制周期和滚动频率,对原有的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逐期滚动、持续推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以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六、预算编制程序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具体编制流程如下: (一)下达目标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包括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管理层下达各部门。 (二)编制上报各部门按照预算管理层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 (三)审查平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预算管理层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予以修正。 (四)审议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各部门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财务预算方案,报预算管理层讨论。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企业预算管理层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调整。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总经办审议批准。 (五)下达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董事会或总经办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由财务预算管理层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作为控制和考核的依据。经营预算的编制经营预算也称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期末存货预算、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等。销售预算的编制销售预算,是指为销售活动编制的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它同其他各项预算之间,在不同程度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销售预算一经确定,就成为生产预算以及各项生产成本预算等的编制依据。生产预算的编制生产预算是根据销售预算编制的,用于计划为满足预算期的销售量以及期末存货所需的资源。预算期初必须有足够的产品以供销售之外,还必须考虑到预算期期初和期末存货的预期水平,以避免存货太多形成积压,或存货太少影响下次销售。因此,生产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期销售量、预算期期初存货、预算期期末存货、预算期生产量。(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直接材料预算又称直接材料采购预算,是指在预算期内,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所编制的材料采购数量和材料采购金额的预算。(四)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直接人工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对直接生产产品的人工耗费的预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的依据是生产预算的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的所需工时、单位工时的工资率。预计生产量数据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标准成本资料。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是反映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所有应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而编制的预算。根据制造费用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应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并据此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编制预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期末存货预算的编制单位产品成本和期末存货预算是用来规划预算期单位产品的预期生产成本金额,并根据生产预算中的期末存货数量计算期末存货的预算。它是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是用来规划预算期产品制造业务范围以外的预计将发生的各种销售、管理费用明细项目金额的预算。如果明细项目不多,可合并编在一张表上,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必须分开列示。(八)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专门决策预算主要是长期投资预算,又称资本支出预算,通常是与项目投资决策相关的专门预算。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讨论,团队协作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相互讨论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相互讨论团队协作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相互讨论团队协作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相互讨论团队协作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相互讨论团队协作讨论教师总结学生总结课外作业:指导学生收集下列信息:预算编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2.企业预算编制的依据;3.企业预算编制的方法;4.企业预算编制的组织和程序。教学反思、总结: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