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编号: 17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学时 2 课 型 讲练课 题: 项目五投资管理 任务二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教 学 目标: 1. 掌握财务评价指标现值指数、内含收益率、回收期的计算;2. 理解财务评价指标现值指数、内含收益率、回收期评价方法;3.会利用现值指数、内含收益率、回收期指标进行项目评价。重点与难点:利用现值指数、内含收益率、回收期指标进行项目评价解 决 措施: 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 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储备,课堂上细致讲解,引用身边案例,注重师生交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学习。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 学 资源: 教材《财务管理》、全国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用书《财务管理》、雨课堂、学习通教学用PPT、电脑、投影仪第 17 讲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课前利用教学平台发布自主学习课程,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测试 总结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重难点分析 总结归纳 重难点分析 复习、总结归纳 重难点分析 总结归纳 复习 布置作业 四、现值指数(PVI) 现值指数(present value index,PVI)是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之比,又称为现值比率或获利指数。计算公式: 现值指数=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决策标准:PVI≥1方案可行,PVI<1方案不可行。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好。 例题见教材。 五、内含收益率(IRR) 内含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是指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也就是投资方案实际可能达到的投资收益率。 计算公式: ∑_(t=0)^n 〖NCF_t 〗 ⅹ(P/F,i,t)=0 内含收益率的计算,通常采用“逐次测试法”。首先估计一个折现率,用它来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项目本身的报酬率超过折现率,应提高折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项目本身的报酬率低于折现率,应降低折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折现率,即为项目本身的内含报酬率。当方案内含收益率≥最低投资收益率时,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例题见教材。 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有相似之处,都是根据相对比率来评价项目,而不像净现值法那样使用绝对数来评价项目。在评价项目时要注意到,比率高的项目绝对数不一定大,反之也一样。这种不同和利润率与利润额不同是类似的。 内含报酬率法与现值指数法也有区别。在计算内含报酬率时不必事先估计资本成本,只是最后才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资本成本来判断项目是否可行。现值指数法需要一个合适的资本成本,以便将现金流量折为现值,折现率的高低有时会影响方案的优先次序。 六、 回收期(PP) 回收期(payback period,PP)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净流量累计到与原始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项目越有利。 (一) 静态回收期 静态回收期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直接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累计到原始投资数额时所经历的时间作为静态回收期。 (二) 动态回收期 动态回收期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动态回收期。 例题见教材。 总结:核心公式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年金净流量ANCF =项目NPV/年金现值系数 回收期法计算简便,容易为决策人所正确理解,可以大体上衡量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不管静态回收期还是动态回收期,都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 短期项目给企业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快速收回资金。但是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投资往往早期收益较低,而中后期收益较高。回收期法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可能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项目。 复习总结核心公式: 现值指数=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就是内含收益率, 即: 静态回收期指未来现金净流量累计到原始投资数额时所经历的时间。 动态回收期指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时所经历的时间。 自主学习 提问 练习法 讲授法 归纳法 练习法 讲授法 归纳法 讨论法 小组总结课外作业:1、复习2、预习下次课内容,完成自主学习课程3、 习题集任务二相关练习教学反思、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