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编号: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学时 2 课 型 理论+实践课 题: 项目四 筹资管理 杠杆效应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次授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的运用。重点与难点: 重点:杠杆概念与计算。难点:运用杠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解 决 措 施: 细致讲解,引用身边案例,注重讲课艺术。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教 学 资 源: 教材《财务管理学》全国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用书《财务管理》教学用PPT电脑、投影仪第 讲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重难点分析 复习、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 讨论: 1. 什么是杠杆效应? 2.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杠杆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新课导入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便是说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也提出了杠杆原理。财务管理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杠杆效应,杠杆效应是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生产成本或固定的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少的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了解这些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地规避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形式有三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要理解这些杠杆的原理,需要先了解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等相关术语的含义。 1.成本习性 成本习性也称为成本性态,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里的业务量可以是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数量,也可以是反映生产工作量的直接人工小时数或机器工作小时数。成本按习性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2.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其计算公式为:M=px-bx=(p-b)x=mx 式中:M为边际贡献总额;p为单位;m为单位边际贡献。 3.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EBIT)是指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 EBIT=S-V-F=(P-Vc)Q-F=M-F 或者:EBIT=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F为固定经营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固定利息成本),S为销售额,V为变动性经营成本,Q为销售量,P销售单价,Vc为单位变动成本,M为边际贡献。 二、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的概念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经营杠杆,是指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因此,增加企业的产销量可以使每单位的产品所分摊的固定经营成本减少,息税前利润增加,产生经营杠杆,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2.经营杠杆的计量 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可以用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DOL)来表示,它是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产销量的变动率 或=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3.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的息税前利润波动的风险。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产品售价、产品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性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高,息税前利润变动越激烈,经营风险就越高。如果经营性固定成本为零,则经营杠杆系数为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将等于产销量变动率,企业就没有经营风险。只要企业有固定性经营成本存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股东权益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财务杠杆发生积极作用,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利息成本就会相对减少,其作用结果是企业所有者获得更大的额外收益。这种由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额外利润就是财务杠杆收益。当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财务杠杆发生负面作用,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利息成本就会相对增加,其作用结果是企业所有者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这些额外损失边构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财务杠杆的计量 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 DFL)来度量,它是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Common Share,EPS)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 或=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利息 3.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负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波动的风险。引起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息税前利润的不利变化和资本负担的固定成本。因此,在资金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普通股每股收益波动幅度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负债比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越小,普通股每股收益波动幅度越小,财务风险就越小;如果负债比率为零,则财务杠杆系数为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将等于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企业就没有财务风险。企业只要有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四、总杠杆 1.总杠杆的概念 结合前面所说,经营杠杆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利润,而财务杠杆通过扩大息税前利润影响每股收益。如果两种杠杆共同作用,则销售量或销售额稍有变动都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通常把这两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总杠杆效应是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2.总杠杆的计量 总杠杆效益的大小用总杠杆系数(Degree of Total Leverage, DTL)来衡量,它是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乘积,是指每股收益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DTL = 每股收益的变动率/销售量的变动率 3.总杠杆与公司风险 公司风险是由于总杠杆作用使每股收益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总杠杆系数反映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用以评价企业的整体风险。企业总杠杆系数越大,公司风险越大;总杠杆系数越小,公司风险越小。 班级授课组织,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讲授法 归纳法 讲授法 讲授法 练习法课外作业:1、自布习题 2、复习本次课所讲知识点 3、预习下次课内容教学反思、总结:需要增加实例练习,加深学生对杠杆效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