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要求】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2.熟悉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3.熟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会计职业及其风险(一)会计职业会计职业,是指利用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经济社会提供会计服务,获取合理报酬的职业。会计职业的特征有:(1)会计职业的社会属性;(2)会计职业的规范性;(3)会计职业的经济性;(4)会计职业的技术性;(5)会计职业的时代性。(二)会计职业风险会计职业风险,是指因会计职业行为产生差错或不良后果而应由会计人员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企业会计的职业风险主要产生于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二、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与作用(一)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二)职业道德的特征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三)职业道德的作用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有:促进职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除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较多关注公众利益和一定的强制性的特征。四、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主要包括:指导功能、评价功能和教化功能。(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有:(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3)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养的内在要求。五、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主要有:(1)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在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协调;(2)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在内容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有:(1)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性质不同;(2)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作用范围不同;(3)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不同;(4)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实施保障机制不同;(5)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评价标准不同。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爱岗敬业是所有职业道德规范的共同要求、基本要求。爱岗敬业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出发点。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有:(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誉感;(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3)安心工作,任劳任怨;(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二、诚实守信诚实指的是会计人员的外在言行和内在思想保持一致,忠诚真实、胸怀坦白、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歪曲事实真相。守信指的是会计人员遵守信约、信守承诺、持守信用、坚守信誉、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工作准则。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有:(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3)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三、廉洁自律廉洁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自律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来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并逐渐形成自觉遵守的品格。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它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会计职业声誉的“试金石”。廉洁自律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有:(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3)遵纪守法,一身正气。四、客观公正客观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愿所左右。公正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应当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有:(1)依法办事;(2)实事求是;(3)如实反映。五、坚持准则坚持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进行业务处理,不为个人主观想法或他人意志左右。坚持准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责的标准和依据。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有:(1)熟悉准则;(2)遵循准则;(3)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六、提高技能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自学、接受培训、考取相关证书和实践等途径,持续不断地提升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获取并保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目的。不断地提高职业技能既是会计人员的义务,也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基础,是参与管理的前提。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有:(1)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2)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七、参与管理参与管理是指会计人员间接地参加管理活动,为单位的经营出谋划策,为管理活动服务,做单位领导层的好参谋。 参与管理是会计职业道德责任感的重要体现,也是会计人员更好实现工作价值的重要途径。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有:(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管理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八、强化服务强化服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秉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保证优良的服务质量。强化服务、奉献社会就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归宿点。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有:(1)强化服务意识;(2)端正服务态度;(3)提高服务质量。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为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会计人员和准会计人员施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有:(1)接受教育(外在教育);(2)自我修养(内在教育)。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3)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4)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其他教育。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接受教育的途径接受教育的途径主要有:(1)岗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岗位会计职业道德继续教育。(二)自我教育的途径自我教育的途径主要有:(1)慎独慎欲;(2)慎省慎微;(3)自警自励。五、会计人员诚信教育与信用档案建设(一)会计人员诚信教育会计人员诚信教育的内容主要有:(1)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约束);(2)大力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二)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的内容主要有:(1)建立严重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 (2)建立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管理制度;(3)完善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我国的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负起组织和推动本地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责任,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会计行业组织的自律我国会计行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改革和完善会计行业组织的自律机制,有效发挥自律机制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稽核制度,防范会计舞弊风险,督促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四、社会各界的监督与配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某一地区财政部门、某一具体会计行业自律组织、某一企事业单位的任务,而且是各地区、各部门、各组织、各单位的共同责任。应当加强各级组织、广大群众、新闻媒体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大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以职业道德模范引领道德风尚,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在全社会会计人员中倡导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促进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五节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一、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意义主要有:(1)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具有裁决和教育作用;(3)有利于形成抑恶扬善的社会环境。二、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机制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机制包括:(1)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2)会计行业组织的自律管理与约束;(3)激励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