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项目三 任务4 增值税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及简易计税方法 表格式教案《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讲 项目三 任务4 增值税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及简易计税方法 表格式教案《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高教版)

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
编号:09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2 课 型 实践课
课 题: 项目二 增值税计算与智能申报 任务4 一般计税方法当期进项税额的确定、简易计税方法
教 学 目 标: 1. 掌握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2. 能选用正确的计税方法,并准确计算增值税当期应纳税额;
3. 通过学习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培养爱国情怀,懂得合理避税不是偷漏税,树立税收风险意识和筹划意识,树立依法纳税观念。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的情形及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2.难点: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的情形。
解 决 措 施: 育训结合,通过引导、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互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参与
度和积极性,通过分组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测试等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设计: 1.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自主学习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作业。
2. 总结学习课前自主学习反馈出的问题,导入新课(5分钟)
3. 讲授主要知识: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团队协作(70分钟)
4. 总结所学知识,布置作业(5分钟)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教室 PPT 手机
平台资源
第 09 讲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1.新课引入2、新课讲授3、教学互动4、小结5、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对课前自主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用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的主要知识点。导入新课:任务四 增值税应纳税额一、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二) 当期进项税额的确定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1)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合规课前在教学平台布置讨论案例,课堂上调出学生有代表性的发言再次讨论,总结案例中双方企业的主要问题。结合案例,与同学们探讨增值税的四流一致原则,让同学们明白以票控税的道理,了解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放管服”改革,在“信用+风险”的监管模式下,以“互联网+监管”为手段的“以数治税”的智慧税务功能强大,同学们要有税收风险意识,树立依法纳税观念。(2)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3)非正常损失所对应的进项税额。(4)特殊项目购进的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5)其他情形3. 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具体处理方法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具体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1)购入时不予抵扣一般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劳务用于生产经营,其进项税额在当期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但购进货物或劳务如果属于按税法规定不予抵扣情形的,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2)进项税额转出已抵扣过进项税额的项目,如果事后改变用途,发生了“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用于简易计税方法、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进货退回或者折让等,在发生上述情形的当期进行进项税额转出。(3)平销返利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凡与商品销量和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返利”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税率)×所购货物适用税率 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返还收入,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由供货方开增值税红票或商业企业开普票。4. 留抵税额一般计税方法下,当期应纳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述公式计算结果如果出现负数,即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允许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因此,如果某一期间存在上期结转的留抵税额,则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小结当期进项税额的确定重点知识。二、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一) 小规模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计税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例】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21 年4 月销售A 货物取得含税收入20.6万元,销售B货物取得含税收入15.45万元;当月购进货物18万元。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月取得的不含税销售额=(20.6+15.45)÷ (1+3%)=35(万元)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35×3% =1.05(万元) (二) 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同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明确学习要求布置课后作业 学台签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教师讲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学生发言、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讲授并引导学生理解讨论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讨论讨论(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 )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师生共同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学生完成记录
课外作业:
1、复习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2、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总结: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