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编号: 18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学时 2 课 型 理论课课 题: 项目六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 任务3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教 学 目 标: 能识别企业所得税征收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能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重点与难点: 重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税率难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税率解 决 措 施: 课程中以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印象并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教 学 资 源: PPT、多媒体、在线视频资源第18讲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引入新课讲解 讨论:企业所得税纳税意义。一、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一)应纳税所得额的含义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二)收入总额企业的收入总额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之和。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1.销售货物收入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另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比例确认收入;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2.提供劳务收入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3.转让财产收入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收入确认日期为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5.利息收入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收入确认日期为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6.租金收入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收入确认日期为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收入确认日期为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8.接受捐赠收入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收入确认日期为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9.其他收入指企业取得的前1-8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确认相应的收入(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三)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指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3.政府性基金指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四)免税收入免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按照税法规定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公益组织的收入等。1.国债利息收入,既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2.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既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但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进行思政教育,懂得国家税收政策的意义。教师强调: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教师归纳及举例,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强调: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教师举例:不征税收入案例教师强调: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学生小组讨论: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课外作业:1.甲企业为创业投资企业,2020年2月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向乙公司(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300万元,至2022年12月31日仍持有该股权。甲企业2022年在未享受股权投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的税收优惠政策前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企业享受股权投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的税收优惠政策。计算甲企业2022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2000-300)×25%=425(万元)B.(2000-300×70%)×25%=447.5(万元)C. 2000×70%×25%=350(万元)D.(2000×70%-300)×25%=275(万元)2.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免税收入的是( )。A.企业接受社会捐赠收入B.转让企业债券取得的收入C.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账款D.国债利息收入3.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购买专 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该设备应符合的条件是( )A.用于创业投资B.用于综合利用资源C.用于开发新产品D.用于环境保护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所得中不符合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条件的是( )。 A.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B.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C.企业内部自建自用的基础设施项目 D.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中,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4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B.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投资额的70%在投资当年抵扣应纳税所得额C.企业以相关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 D.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按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50%加计扣除教学反思、总结:第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