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项目一 走进税法 表格式教案《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讲 项目一 走进税法 表格式教案《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高教版)

资源简介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教 案
编号:2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2 课 型 讲授
课 题: 项目一 纳税工作流程认知 §2、税制构成要素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2、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的基本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税收实体法构成的基本要素
难点:税收实体法构成的基本要素
解 决 措 施: 提问引导、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结合练习
细致讲解,应用身边实际案例,注重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提问导入(5分钟)
2、讲授主要知识(80分钟):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随堂练习
3、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教 学 资源: 多媒体教室 PPT
科云数智化财务云平台
《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教材与习题、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用书《初级会计实务》
第 2 讲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复习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重难点分析 小结 布置作业 ①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税法的分类 ②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税收法律法规、税收制度、税法体系、税制等相关概念 任务三 认知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一、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二、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即纳税主体 1.概念 2.与纳税义务人的区别 3.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如果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就属于直接税,如所得税类;如果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就属于间接税,如流转税类。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与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移。 (二)课税对象 1.概念 2.税目与税基 (三)税目 并非所有税种都需要规定税目 (四)税率 1.比例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2.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五)纳税环节 一次课征制或多次课征制 (六)减税、免税 (七)纳税期限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缴库期限 三、税收程序法 归纳提示本次课所讲知识要点 《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学习指导、习题与项目实训》 教师引导 教师讲授 难点,可采用表格对比更直观 学生听讲 案例分析 可视学生掌握情况扩展知识点“起征点” 教师讲授 教师总结 学生总结
课外作业:
1、复习
2、预习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总结:
1、在讲解税制构成要素和税收分类时,应结合具体实例介绍。
2、重点区分纳税人与纳税义务人、纳税人与负税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