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项目十四 审计实务案例解析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程序;掌握应付账款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程序教学 重点 固定资产与应付账款实质性测试的程序难点 固定资产与应付账款实质性测试的程序教学方法 手段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课时 2课时课程导入 有了前一节课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的了解和控制测试,这节将讲述如何对这一循环进行具体审计?主 要 教 学 要 点 或 板 书 设 计 一、应付账款审计 1、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应付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2、重要的实质性测试 (1)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性复核; (3)函证应付账款。 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账款,况且注册会计师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外部凭证来证实应付账款的余额。 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函证最好采用肯定形式,并具体说明应付金额。若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 (4)查找未人账的应付账款。 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被审计单位故意漏记应付账款。审查时,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的购货发票(如抬头不符,与合同某项规定不符等)及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二、固定资产的审计 1、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是否归审计单位所有;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重要的实质性测试 (1)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2)实施分析性复核测试审计程序: (3)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加有购入、自制自建、投资投入、更新改造增加、债务人抵债增加等多种方式。 (4)审计固定资产的减少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相应的会计处理 (5)审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6)实地观察购入的固定资产,以确定其存在性。课后任务 复习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课后反思 让学生掌握了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程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