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4光的折射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4光的折射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光的现象,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分析
光的折射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室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稍作铺垫就直奔主题,带领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本节以物理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开展探究、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引入新课
1.小游戏:模拟叉鱼------让一位同学在水槽没水的情况下叉鱼,(学生应该很容易叉到鱼)让另一位同学在水槽有水的情况下叉鱼,(学生应该很难叉到鱼)两者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问:
(1)为什么女同学在没水的水槽中一次就叉到了鱼?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
(2)为什么男同学在倒入水的水槽中
4 次都叉不到鱼,如果想准确的
叉到鱼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后,感到知识不足,引起求知欲)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折射现象探究活动
1.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1、让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2、让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
3、让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提问: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演示实验:
1、让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
2、让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
3、让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玻璃提问: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提问:要想让光发生偏折得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总结:一、两种介质二、光要斜射光的折射的概念: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 1:寻找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应该在哪里(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
1.学生猜想,并用竹签在泡沫板上大体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学生可能的猜想如图 2)
2.讨论猜想的合理性。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
5.交流实验结果
①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
②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
6.用语言表达探究的结果。
教师屏显:结论 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 2(屏显):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
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
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
3.交流
①如何定义折射角?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
③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教师适时表扬表现好的组并屏显结论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 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明确光的折射时的各个名词
学生总结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光路可逆
三、折射规律的应用
1.再次体验“叉鱼”制作鱼模型并固定于方型水槽中,用直铁丝作鱼叉,对准看到的鱼下叉,看谁能叉准,并让该同学说出叉准鱼的“奥妙”是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
2.利用作图讲解“鱼的虚像形成的原因”。
3.学生讨论“潭请疑池浅”的原因。
4.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