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三 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三 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

资源简介

历史专题复习三: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
【知识体系】
一、中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1、百家争鸣:(1)历史背景: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的形成;③社会动荡和变革需要新的思想理论的产生 ;
(2)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学派
代表
时间
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主张:“仁”,以“德”化民,以“礼”治国;《论语》)
教育思想:广开私学;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启发式教育
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体现以德治国的方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孟子
战国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孟子》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辨证思想(祸福论,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道德经》
事例:滴水穿石、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
顺其自然;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战争
体现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人与人的和谐
法家
韩非
战国末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法治。
秦始皇采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现依法治国的方略。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成为古今军事的著名教材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事备而后动”
(3)影响: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其中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利用的思想工具是儒家思想、法家思想。
2、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见上)
秦汉时期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焚书坑儒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
隋唐时期
唐太宗民本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宋元时期
崇文抑武的思想;对外交流、开放思想
明清时期
加强思想专制:文字狱、八股取士、闭关锁国思想
早期启蒙进步思想:黄宗羲批判皇权专制
近代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第一次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思想
新文化运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人们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眼光看世界。
现代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邓小平92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二、中国文化、科技领域的突出成就:
1、医学成就:
(1)《黄帝内经》:西汉时期编订,最早记述人体解剖和血液循环情况,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2)张仲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21教育网
(3)华陀:东汉民间名医,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医术高明,被人们誉为“神医”。 21cnjy.com
(4)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所著的《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1·世纪*教育网
2、数学
(1)《九章算术》:成书东汉,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2)《周骸算经》: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3)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四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2-1-c-n-j-y
(4)《几何原本》:明朝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部分内容。
3、科学著作:
(1)《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所著,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2)《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编著,有“农业百科全书”之称,充分汲取了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确保了农书的开创性和科学性,他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3)《天工开物》:由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4)《徐霞客游记》:明朝徐霞客编著,是我国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杰出的地理学家
4、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概况
意义
造纸术
①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③传播:首先传入朝鲜、日本,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最后传遍全世界。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印刷术(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广泛应用。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400多年。后来逐渐发展成金属活字印刷。
(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③传播: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
指南针
①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②北宋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南宋时指南针放入罗盘,并广泛用于航海。
④传播: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便于辨别方向,航海,
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火药
①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②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还用来制各种焰火和鞭炮。
③传播: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引起了欧洲军事上的革命,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促进了社会进步。
历史意义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5.史学:
(1)《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文学:
(1)唐朝——诗歌;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成就最高;
(2)宋朝——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形式。北宋苏轼奠定豪放派风格的词风,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南宋辛弃疾、两宋之交的女诗人李清照成就也较高。2·1·c·n·j·y
(3)元朝——元曲;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悲剧《窦娥冤》是其代表作;元朝还有一种称为散曲的歌词,以马致远为代表,元杂剧和元散曲合称元曲。  21*cnjy*com
(4)明、清时期——小说与戏剧;古典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公认的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19世纪中期,逐渐形成了京剧。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成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处:21教育名师】
7、艺术
(1)青铜艺术: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青铜立人像;湖北随州出土战国铜编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较高的水平。
(2)文字、书法艺术:
①甲骨文,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②晋南北朝时书法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尤其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字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古代雕塑与雕刻: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4)古代绘画
①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人物画最为突出,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②北宋:风俗画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8、著名的古代建筑
(1)长城:
①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一万多华里。(秦长城是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延伸而成。)【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明长城: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明长城是明朝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现在的长城是明长城)
③意义:防御了外来的侵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大运河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
②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③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它一直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www-2-1-cnjy-com
(3)北京故宫
明清两朝的都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宗教
①佛教:公元一世纪(西汉末年)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东汉时期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大力扶持,佛教兴盛,主要表现为石窟艺术。很多统治者把佛教用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佛教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
②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源于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道教经典《老子》(《道德经》)。21*cnjy*com
9.近现代科技成就:
①明清之后,中国整体上科技与西方科技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文化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开始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②近代西学广泛传播,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1872年上海的《申报》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897年夏瑞芳等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
③建国后,中国的科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增产和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相继制造出原子弹、导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三、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弟子三千人,因材施教,著名者有72人,其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影响。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
3、唐朝贞观年间,完善了隋代创立的科举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同时也对邻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些外国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www.21-cn-jy.com
4、北宋时期,由于受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大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书院盛行。
5.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科举制成为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6、洋务运动中,设立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并派遣幼童赴美国留学;
7、1898年维新变法中,废除八股文,成立京师大学堂;为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设立的高等学府。
8、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
10、新文化运动之中,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成为新文化的中心阵地;
11、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提升练习】
1.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2.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3.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 )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4. 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5.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6.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 D.王羲之
7.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来源:21cnj*y.co*m】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8.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
A. 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9. 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D.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10. 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这表明他主张 (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 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
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
1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引自《中国儒学与欧洲启蒙思想》
(1)材料一中提到的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哪一学说体现了其核心的思想主张?
(2)材料一中提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是什么?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请写出他的两项主要代表作品。伏尔泰是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请写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21·cn·jy·com
材料二:

图一 康有为 图二 陈独秀
(3)图一中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要救国主张是什么?图二中陈独秀领导了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
材料三: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
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4)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