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210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210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学

位移
速度
时间
加速度

力的合成与分解
摩擦力
弹力
重力
物体的运动
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一 提出问题
二 提出观点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行动策略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_
+
交流技巧
从生活经验、事实中提出支撑观点的证据,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
三 科学家观点
观点1: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亚里士多德
“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者的直接接触下,才能保持运动。”
神(努斯)
空气
抛射体
推动
推动
第一推动者
运动需要“推动”
三 科学家观点
观点2: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力撤物不停
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阻力
无阻力时:
V
G
FN
f
在平面中,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
将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斜面实验:物理学十大经典实验之一
理想实验
事实依据+逻辑推理→可靠结论
四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伽利略
牛顿
“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者的直接接触下,才能保持运动。”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会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局限性:把圆周运动也看成一种惯性运动
四 牛顿第一定律
我国历史上关于惯性现象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我国名著《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
世界上第一台测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就是利用了惯性原理来反映地震方向的。
张衡(78--139年)
五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一切物体”:对象上没有例外
“总”:情境上没有例外
意义:
(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若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保持静止状态。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属性——惯性
(惯性定律)
五 惯性与质量
f
f
小车启动:
小车停下:
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五 惯性与质量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表现形式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三 惯性与质量
3.惯性的特点:
(3)唯一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无关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无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处于何处,惯性总存在。
三 惯性与质量
4.惯性与力的关系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三 惯性与质量
惯性现象的“一只”、“二有”、“三区别”
(1)“一只”: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二有”: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三区别”: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与力的区别;惯性与速度的区别。
三 惯性与质量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
F
三 牛顿第一定律
三 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 ACD
三 牛顿第一定律
三 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 B
三 牛顿第一定律
三 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 A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