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三上《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全文共七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五个场景。第1、第2自然段中的海与天、船舰、海鸥、云朵及早晨镀上了金黄色的事物,勾画出海上美丽的场景。第3自然段中各色的贝壳、喧闹的船队,写出了海边的场景;第4自然段从树的种类多、桉树叶香味浓、凤凰树花开得热闹三个方面写了庭院里的树。第5自然段从榕树的数量、样子及休息的人们三个方面写出了公园之美。第6自然段从走在路上的感觉、路面的干净两方面写出了街道之美。第4~6自然段都是围绕关键句写的。第7自然段点出了海滨小城的主要特点“美丽”和“整洁”。课文的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文中有很多颜色词,如“棕色”“银白色”“灰色”“银光闪闪”,构词方式多样,写出了事物的色彩美。有些词语令人有新鲜感,如“寂寞地躺在那里”“开得那么热闹”,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另外,一些句式很有特点,比如,“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写出了云朵的美丽,句子干净不啰嗦;“早晨……”这一句与“帆船上的渔民……”这一句表达方式相似,但句中“都”和“也”的使用,让句子有了变化,写出了朝阳下美丽的海景。第4~6自然段中,“桉树的香味”“凤凰花的热闹”“细沙小路的舒服”等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写出了作者对海滨美景特有的喜爱之情。课文配有一幅插画,民居错落在绿树之中,红日衬托着海天岛屿,海上点缀着来往的各色船只,空中飞翔着海鸥,很好地表现了课文描绘的美景,既能为没到过海边的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又能帮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教学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初步感受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海滨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滨,前鼻音。五彩缤纷。海滨:海边、沿海地带。江滨、湖滨、河滨。小区名称:滨江。靠近江边。滨海、滨湖。2.朗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第一遍,注意特别的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第二遍,圈出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交流字词:浩瀚:读音,水势广大的样子。浩瀚的星空、宇宙。胳臂:多音字。手臂。朝阳:多音字。朝代、朝向。寂寞:孤单冷清的意思。满载:多音字。记载、三年五载。喧闹:喧哗、热闹。榕树:翘舌音。交流地方: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读读最后一小节,它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三、海滨之美1.海上色彩美(1)朗读1-2自然段,圈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写出景物之美的?(2)海天:蓝色。机帆船和军舰:棕色的、银白色。海鸥和云朵:白色的、灰色的。所有的景物在朝阳的映照下变成了金黄色。总结:抓住色彩之美写出景物的特点。(3)镀,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指导朗读。2.海边对比美(1)朗读第三自然段,圈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写出景物之美的?(2)贝壳遍地:数量多。各种颜色、各种花纹:品种多。见得多、不理睬:因为多,太普通了。寂寞地躺在那里:拟人修辞。体现沙滩的安静。(3)船队满载:收获很多。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色彩美。想象船靠岸后,人们会做些什么?想象喧闹的场景。忙着卸货,搬运鱼虾等;谈笑风生,赞叹这次出海的收获颇丰。(4)总结:沙滩的安静和船队归来的热闹形成对比,这是海滩上两种不同的美:静态美和动态美。男女生合作读。第一二自然段的观察顺序:从远到近(5)仿写操场:动静结合四、小城之美1.庭院(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每一句讲了什么意思,画出关键句,即能概括这段意思的一句话。(2)第一句关键句:很多树。第二句:种类多。第三句:桉树香味浓。第四句:凤凰花开得热闹。(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哪一句写得好?说说理由。桉树:香味飘得满院都是,体现香味浓郁。凤凰花:花开得旺盛,小城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使庭院美得惊艳。理解笼罩。(4)总结:围绕关键句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可见关键句能帮助我们理清内容,也能让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师生合作读。(5)仿写校园里的农场农场里种了很多菜。有青菜、萝卜、大蒜、包菜,还有很多这个季节的蔬菜。冬天逐渐寒冷,包菜也默默给自己添加了几层衣服用来保暖,它密密地包裹起自己,像一个翠绿色的球。白萝卜长出来了,藏在浓密的叶子下,它的叶子与众不同,就像羽毛一样,但是有许多缺口,像是被西北风咬了几口。白白胖胖的萝卜藏在泥土里,把旁边的泥土都挤得拱起来了,只露出小小一截,仿佛在吸引着我们这群馋嘴的小朋友。2.公园、街道(1)用第四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再同桌交流。说说每一句的意思,画出关键句;觉得哪一句写得好?说说理由;如果仿写可以学习什么?(2)公园:第一句关键句。“更”:比庭院美。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榕树又大又绿的特点。密不透风:写出了榕树枝繁叶茂的样子。坐满了人:榕树遮风挡雨,人们对公园的喜爱。(3)街道:第一句关键句。“也”:承接上文。用细沙铺成,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走路就像在沙滩游玩。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夸张,体现街道的整洁。五、仿写课文1.( 美丽、可爱、诗意…… )的校园2.讨论写作提纲,哪些地方值得写一写?校门口的假山鱼池、银杏树、图书馆、教室(专用教室)、长廊、游戏区、智慧农场、紫藤架、果树、操场……3.仔细观察想写一写的地方,及时指导。4.学生创作、交流点评。作业:1.整理本课的思维导图。2.摘抄课外阅读中发现写得好的句子,并能说说好在哪里,利用早读课交流背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