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下2. 2谋求互利共赢【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分享和中国和世界一起抗击新冠病毒了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知道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能够通过分析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建共享的事例,提高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事件的能力。2.做到自觉关心共同命运,增强责任感,努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培养全球意识,树立起全球相互依存的理念,树立共同利益观和共同担当的价值观。【设计分析】目标 序号 知识维度 (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关注全球性问题 内因外因 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全球视野 重点 感悟生命美好2 怎样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做法 国家以及个人行动 心系天下脚踏实地 树立全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难点 增强民族自信【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2)【学习过程】环节一:自主感悟 导入新课9月1日至2日,第五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中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牙买加、圭亚那、玻利维亚等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要、专家学者、媒体和工商界代表等20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共享发展机遇,共筑美好未来:以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想一想: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何认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总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应对全球性问题(指向学习目标1)(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1.材料展示:抗击新冠全球战“疫”,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有一种安心叫“中国措施”,有一种风范叫“中国担当”,有一种态度叫“中国精神”,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面对疫情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中国政府已宣布向83个国家及世卫组织、非盟等提出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物资;我们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支持其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中国的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也向疫情严重国家施以援手。思考:(1)除了新冠疫情,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还有哪些?(2)中国援几医疗队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为什么世界各国要寻求共同利益?提示: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归纳总结:(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二)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教材第 23 页“探究与分享”。教师提问:你赞同哪种声音?说明你的理由。提示:学生自由回答。归纳总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评价任务一:我来选择评价标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分钟)题目回答(3道),规定时间内位完成的题目全对为优秀。1、“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句格言启示我们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应该A.共同行动,共担责任 B.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相互推诿,逃避责任2、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①坚持对话协商 ②坚持共建共享 ③坚持合作共赢 ④坚持闭关锁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学习任务二:关心共同命运(指向学习目标2)阅读教材第 25 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难民的遭遇为什么能引发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思考?提示:学生自由回答。归纳总结: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阅读教材第 25 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讨论交流:你赞同哪种回答?你有不一样的答案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强调: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评价任务二:我来选择评价标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分钟)题目回答(2道),规定时间内位完成的题目全对为优秀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①相互信任②守望相助③广泛认同④共同担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2、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表现在①善待自己②关注他人的命运③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④增进包容与合作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环节三:走进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展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 ,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发展计划与治理制度创新,中国经验为北南合作、南南合作提供一种务实方略。当代发展中国家面对“逆全球化”思潮和“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在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需要打破线性发展的思维定式,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生态保护等的非线性关系,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思考:我国的做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意义?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环节四:学后反思1这节课我的收获有哪些?2对于存在的困惑,今后我将这样做:【当堂达标】评价标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题目(3分钟),语言表达流畅(1分),观点清晰(4分),声音洪亮(1分).【关注人类命运谋求互利共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在十三届人大会上,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1)你怎么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2)中国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有何意义 【实践作业】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为议题,组织一次模拟国际会议。请你选择一个国家在会议上陈述该国在这个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