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 安全记心上 —119火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愿意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会拨打“119”火警电话,掌握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会拨打“119”火警电话,掌握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119”生1:火警电话。生2:发生火灾时,我们就要打这个电话。(二)新课活动一正确的拨打火警电话师:当你发现有火发生时,你会怎么做?(板书:正确报警)生1:救火。生2:告诉大人。生3:拨打火警电话。师:同学们,因为你们是未成年人,所以不提倡参加火灾救补救。一定要迅速离开火灾现场,呼叫大人,并拨打“119”火警电话。你们会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吗?请几位同学示范师:火灾发生后,我们应该如何拨打火警电话?出示打火警电话的要求。一是讲清详细地址:x区x小学x路x号;二是起火部位:教学楼二l楼四号楼梯第一间教室三(1)班;三是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电梯走火浓烟滚滚,伴有刺鼻气味;四是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姓名xxx,电话xxxxxx;(提醒:到路口迎接消防队的到来)师:分小组在此演练,拨打“119”火警电话。师:同学们演示的很好,不过平时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随意打火警电话是违法的。另外,拨打火警电话成功后,等待消防员赶来救援,未成年人不要参与救火,因为你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你们能做的就是掌握好逃生的知识,确保自己的安全(板书119火警电话)。活动二火灾逃生方法师:如果真的被困火场,如何自护逃生呢?同学们课前收集了不少火灾,自护逃生的小知识,小组相互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生:当火灾发生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采用低姿势弯腰或爬出去。师:这个办法很重要,为什么要捂住口鼻,低姿前进?(板书:捂口鼻弯下腰)生1:因为燃烧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或有毒气体,容易造成窒息死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起到过滤烟雾的作用。生:2火灾产生的烟雾比较轻,都飘在屋子上空,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一般多氧气少烟雾,所以要弯腰前进。师:我们用毛巾捂住口鼻,之前还要把毛巾折叠几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阻挡烟雾。(教师示范折叠毛巾,学生动手一起参与)没有毛巾的紧急情况下,可以用自己的佩戴的红领巾。师:还有哪些逃生办法?生:受到活是威胁,还可以披上浸湿的衣服,被褥,迅速往安全出口逃离。师:对: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可以防止火烧到自己。生: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物衣物盖住火苗。师:真的是个好办法,还有吗?生:遇到火灾不能乘坐电梯,要牢记安全出口,迅速向安全出口逃生。师:为什么不能乘坐电梯呢?(板书:安全出口走楼梯)。生:因为一旦着火电梯就会断电,如果被困在电梯内,就无法逃生。师:要向安全出口逃生,这就是我们平时牢记安全出口的位置。(出示安全出口图标,版书:找出口师:同学们刚才讲的逃生方法都很好,但是假如烟雾已经从门缝冒进来,门已经很烫手了,这时能不能开门?又该怎么办呢?生1:门已经烫手了,证明火已经烧到门口了,是不能开门的,如果一开门火就会扑进来。生2:应该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这样可以堵住烟,也可以暂时防火。生3:还可以打开窗户,挥舞颜色鲜艳的东西,晚上就用手电筒,向外面呼救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师:是的,如果楼层高,千万不要跳楼逃生,那样做的话,就等于自杀。(板书:赶紧逃会求救)活动三演练火灾逃生师:同学们,你们真棒,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式,假如现在教室里着火,我们又该怎么逃生呢?生:不要惊慌,要听老师的指挥,在老师的组织下,有秩序的逃生。师:怎样才能做到有秩序的逃生呢?生:教室门宽度仅能容两个人并排,同时通过,所以我们不能拥挤,要每两个同学按顺序走出去,生2:熟悉逃生的路线,选择离自己近的门出去,分别向两边楼梯逃离。生3: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扶着强走。师:如果没有湿毛巾,怎么办?生:用袖子或脱掉衣服捂住口鼻。师:或者用脖子上带的红领巾,将它对折几次以后,也可以有效的抵挡毒烟雾,大家动手试一试。(生折叠红领巾,为活动做准备,)师:看来同学们的逃生知识掌握的很全面,现在就来模拟火灾逃生,大家听到报警,赶紧逃生。(警报响)师:同学们,请大家不要慌张,听我指挥,两位同学一组按顺序逃离教师。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捂鼻弯腰,有序的离开教室。(几分钟后生回到教室师,师点评)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同学们都顺利完成,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当火灾发生时刻该如何应对。活动四知识链接师:很多火灾是由于人们的好奇心,大意或侥幸心理引起的,那么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呢?(阅读材料第59页内容后交流)生:交流发言。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安全用火,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也要沉着冷静,用学过的知识保护自己,同时,还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远离火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