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硫化物之间的转化(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硫化物之间的转化(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课题: 硫化物之间的转化 &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深入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并学会运用配平。
教学重点: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本质,理解及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回顾】提问、默写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思维导图) 二氧化硫漂白性与氯水、活性炭的对比 硫酸的工业制备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2)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 旧知巩固 提问学生 要点梳理 思考回答 记录笔记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就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3)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时,开始浓硫酸表现其强氧化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则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5.作业问题解答 【导入】 S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代表物来作为研究对象,并能找到合适的试剂。 【新授】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一)了解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根据上图举出你所知道的硫的化合物,并说明硫的价态?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能否转化? 作业讲评 知识讲解 引导思考 提问 板书 重点讲解 笔记批注 观察P103 图4-9 思考回答 阅读P99页[学科提炼] 图4-8 记录笔记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一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 ——按化合价高低进行排序和分类 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可以进行转化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可以进行转化 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能否转化,与反应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有关。 (2)利用氧化剂,可将硫元素从低价态转化到高价态; 利用还原剂,可将硫元素从高价态转化到低价态 (3)价态相同可能具有相同的氧化还原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重点讲解 板书 引导思考 要点说明 完成P99 [学以致用] 记录笔记 笔记批注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 氧化与还原这两个对立的过程相互依存而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同时发生而且不可以分离。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依据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小结】 得氧失氧观点化合价升降观点电子转移观点氧化 反应得到氧的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 反应失去氧的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氧化 还原 的关系得氧失氧同时发生化合价升降同时发生(且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同时发生(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有氧得失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重点巩固 板书 知识小结 提问 思考回顾 记录笔记 思考回答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1.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种元素同时被还原。如Cl2+H2O===HCl+HCl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氯元素。 2.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不一定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如H2O转化为O2,氧元素被氧化,CuO转化为Cu,铜元素被还原。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 1.价态性质规律(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1)一般遵循:转化为相邻价态的规律 ①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遵循只靠拢不交叉 口诀:(最)高氧(最)低还中两性,归中靠拢不交叉; 歧化反应价升降,相邻价态不反应。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 (1)决定因素:得失电子的难易,而非多少!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 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 要点强调 提问 重点讲解 板书 记录笔记 思考回答 记录笔记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①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非金属单质:(原子)氧化性逐渐减弱(F-O-Cl-Br-I-S) 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反应进行的次序规律(先后规律) (1)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2)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4.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 应用:(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有关计算 (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正向配平法:适合反应物分别是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配平按以下5步进行。 2.逆向配平法:适用于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和分解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先确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3.缺项配平: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如果是离子方程式,所缺物质常是H+、OH-或水。可先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相等原则将已知的物质配平,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计量数。 提问 要点梳理 重点讲解 思考回答 记录笔记 完成P100 [学以致用] 记录笔记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七)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 、Cl2 、Br2。 (2)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 (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原性递减)。 (2)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2+。 (3)某些非金属单质:C、H2。 (4)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HI、KI。 【总结】 【作业】 知识梳理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记录笔记 记录作业
板书设计 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课后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