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社团课程《二十四节气——芒种》 课件(共35张PPT) 小学延时服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美术社团课程《二十四节气——芒种》 课件(共35张PPT) 小学延时服务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芒种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十四节气中芒种的相关习俗,并学会从中提取元素,巧妙的运用线描的绘画方式进行绘画表现。
过程与方法 了解芒种的相关知识,感受二十四节气的魅力,通过学习,了解芒种的相关习俗。了解芒种节气时小麦的状态及煮梅的习俗,并通过欣赏相关的图片,了解其特征,概括其特点,然后利用线描的绘画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相关的习俗感受节气的氛围,了解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芒种的相关习俗,了解芒种节气时小麦的外形特点,及煮梅的习俗。 教学难点 掌握相关元素的外形特点,并运用线描的绘画方式进行表现。 课程导入与引导
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吗?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能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都包括哪些节气呢?
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一起来了解下芒种吧~
芒种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期间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芒种节气,我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
芒种的气象谚语有很多,如“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芒种落雨,端午涨水”、“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气象变化
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吃君踏菜等
芒种习俗:
你都知道哪些习俗呢?
一起来了解下吧~
这些习俗具体都干些什么呢?
吃君踏菜
安苗
打泥巴仗
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性蔬菜。当地人认为君踏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季吃君踏菜后不会出痱子。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采摘了放在家里晾干,芒种这天将清洗过的梅子泡在白酒里,制作成梅子酒。这个民俗与三国时典故“青梅煮酒论英雄”颇有渊源。
同学们,你们知道芒种为什么要煮梅吗?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
芒种时节煮梅,一方面是继承古老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让梅子的口感更好。煮梅的具体方法是把梅子和冰糖一起煮来吃,有一些口感较为特别的民众也会在梅子当中放入盐,这时候就会有酸梅汤的口感。
煮梅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芒种时期煮梅也并不仅仅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风俗,目前已经逐渐的影响到了华南甚至华中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
同学们,你们知道芒种时节小麦的生长状态吗?
芒种从字面上来讲便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每年6月6日前后,华夏大地各处出现了忙碌的身影。俗话说“芒种忙、忙着种”。这一时间可谓是农业耕种时最忙的时候。
芒种这一节气是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所总结出最能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分。在我国北方,此时小麦已经呈现出一片金黄,成熟的麦子弯着头等待着收割。
一起来看一下芒种时节的小麦吧~
相关素材
相关素材
好的孩子们,学习了这么多好玩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发挥想象,并巧妙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吧~
芒种插画
文学创作
《芒种》长卿
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
《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梅雨五绝》(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伊犁记事诗》(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用铅笔起稿,画出小麦、青梅及挂帘,然后在白色卡纸上画出一个麦穗,并拼贴在画面中。
勾线笔勾线,用橡皮将铅笔痕迹擦去
第一步
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用马克笔初步上色,填充白色卡纸上容器的颜色~
(简单的画出明暗)
第二步
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用马克笔深入刻画容器,加深暗部,并在明暗之间添加中间色进行过度,然后添加其他细节。
第三步
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用勾线笔,以线描的绘画方式进行深入刻画,并添加物体的阴影~
(随着物体的结构进行刻画)
第四步
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用高光笔点上高光,马克笔给其他物体填充颜色。添加背景,丰富画面,调整细节,题字,装裱,完成。
第五步
课程总结与老师点评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而运用所学创作了一幅画面。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芒种,进而我们了解了芒种的气象变化及相关习俗。我们还了解了芒种时小麦的生长状态,我们从中提取相关元素进行绘画设计。在此之前我们通过图文的形式对此进行了了解,并在图片中总结其外形特征。我们将这些元素巧妙的结合起来并运用线描的绘画方式创作了一幅优秀的芒种作品。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