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算法的设计 (课件) (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算法的设计 (课件) (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13课
算法的设计
目录
分治算法步骤
01
分治算法概念
02
分治算法策略
03
分治算法特征
04
分治算法概念
01
Part One
【分治法】
在计算机科学中,分治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算法。字面上的解释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的解的合并。这个技巧是很多高效算法的基础,如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等。任何一个可以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都与其规模有关。问题的规模越小,越容易直接求解,解题所需的计算时间也越少。
例如
对于n个元素的排序问题,当n=1时,不需任何计算。n=2时,只要作一次比较即可排好序。n=3时只要作3次比较即可,…。而当n较大时,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处理了。要想直接解决一个规模较大的问题,有时是相当困难的。分治法的设计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
分治算法策略
02
分治策略是:
对于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若该问题可以容易地解决(比如说规模n较小)则直接解决,否则将其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形式相同,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各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这种算法设计策略叫做分治法。
如果原问题可分割成k(1\u003Ck≤n)个子问题, 且这些子问题都可解并可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求出原问题的解,那么这种分治法就是可行的。由分治法产生的子问题往往是原问题的较小模式,这就为使用递归技术提供了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反复应用分治手段,可以使子问题与原问题类型一致而其规模却不断缩小,最终使子问题缩小到很容易直接求出其解,这自然导致递归过程的产生。"分治"与"递归"像一对孪生兄弟,经常同时应用在算法设计之中,并由此产生许多高效算法。
分治算法特征
03
分治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01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前提)
02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最关键的一点)
03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子问题。
04
上述的第一条特征是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满足的,因为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一般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条特征是应用分治法的前提它也是大多数问题可以满足的,此特征反映了递归思想的应用;第三条特征是关键,能否利用分治法完全取决于问题是否具有第三条特征。
如果具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特征,而不具备第三条特征,则可以考虑用贪心法或动态规划法。第四条特征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则分治法要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虽然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动态规划法较好。
分治算法步骤
04
分治法的基本步骤分治法在每一层递归上都有
三个步骤:
分解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相互独立,与原问题形式相同的子问题。
01
解决若子问题规模较小而容易被解决则直接解,否则递归地解各个子问题。
02
合并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03
练习1
针对机器人画正六边形的问题,设计一个算法。
练习2
练习3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