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目标
1.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单位、物理意义
2.能计算有关物质的比热容、温度变化或吸放热等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物理意义以及计算,生活中水比热容最大的应用
教学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理解,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海边的沙石与海水比较,温度较高的是什么物质
这反映沙石和海水两种物质在哪方面存在着不同?
二、探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用水和煤油作为研究对象,装置如图所示。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升高的温度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对等量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观察哪种物质的温度上升快。
2.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取一定质量的水和煤油装入两容器中,安装好实验器材。
b. 记录液体加热前的温度t1。
c. 给电加热器通电一段时间后断电,同时上下拉动搅拌棒,等温度平衡后记录液体的温度t2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果:
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煤油比水要的时间短。
推理:
此时质量相等的煤油比水吸收的热量少。
结论: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
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
三、物质的比热容
其实,就是采用比较单位质量、升高1℃ 的水和煤油 吸热的多少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 :焦/(千克· 摄氏度)
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物理量的符号:C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升温时)
Q:吸收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物体初温
t:物体末温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降温时)
比热容的实质
(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
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
(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
比热容越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 · ℃)
它的物理意义是:一千克的水温度每升
高(降低) 1℃,吸收(或放出)热量是4.2×10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就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样,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定,不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而改变。
四、交流展示
1、铝的比热是0.88×103J/(kg·℃),表示的意义是 。
2、一杯60℃的热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如果将这杯水倒掉一半,剩余部分的热水比热容变为__________,慢慢冷却到30℃,此时水的比热容变为___________。
3、一般的温度计用水银当作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_______,当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________,这样对被测物质的温度影响较小,并且水银的热膨胀性能强,温度改变时,体积变化大,容易观察。
4、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A、培育水稻秧苗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
5、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相同、不同);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 它的意义是 ,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 (快、慢)。
6.人们用水冷却发动机和用热水取暖,这是因为 ( )
A.水很容易获取 B.水的价格低廉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是液体
五、课堂小结
什么是比热容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
热量的计算:(1)升温吸热:Q吸=cm(t-t).
(2)降温放热:Q放=cm(t-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