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一高教版《机械制图》《组合体的读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一高教版《机械制图》《组合体的读图》教案

资源简介

《组合体的读图》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读图》 教学对象 数控技术一年级学生
所属课程 机械制图 授课课时 1课时
授课地点 智慧教室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教学
参考教材 《机械制图》(机械类)(第4版),王幼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修订而成,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及其相关工科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岗位培训的主要教材。 本课选自第五章“组合体视图”第六节“看组合体视图”,本节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学好本节课为今后看懂工程图样以及各类装配图并设计制造出复杂零部件打下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1、优势:学生初步接触专业知识,爱好动手操作;热衷网络,对信息化学习接受能力强。 2、不足:空间感薄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2、技能目标:学会看懂图样,为实际生产实践中设计制造复杂零部件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强化岗位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 找投影,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法、动画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
其他资源 1、信息化资源:“优慕课”教学平台、微课程、eDrawing仿真软件、Flash动画视频 2、环境资源:多媒体投影、手机、电脑、网络教室、多媒体环绕音响、无线麦克风
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课前 准备 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资源(包括课件资料和微课程),要求学生填写学习任务单并参与话题讨论。 在教学平台发布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前面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教学app优慕课浏览课程资源,自学微课程,参与话题讨论。 填写调查问卷。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充分预习交流。 运用微课程,自主学习。 调查学生对先前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师生共同备课,实现人机的交互学习。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
环节 (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课 程 导 入 (10min) 环节 (用时) 播放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视频,以情境导入本堂课的内容。 针对课前自习微课程提问情况进行答疑,并对照学习任务单进一步讲解,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通过一组Flash动画的播放和随堂小测的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观看现实生产零件的小视频激发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微课程里读图的四点要领:(1)有关视图必须联系起来看。(2)对于柱体以形状特征视图为主来想象其形状。(3)根据位置特征视图确定形体间的组合方式。(4)利用轮廓线的可见性判定形体间的相对位置。 观看Flash动画的演示了解到形体分析法着重于研究叠加型的组合体;通过随堂小测,巩固了解基本体三视图的读图方法:矩矩为柱,三三为锥。 设计意图: 通过加工零件的视频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问答环节,加深理解。 使用Flash动画视频使立体图形形象地展现,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感。 采用随堂小测的形式巩固知识点,及时补缺补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动画演示法,引导探究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课 中 探 究 (30min) 任务一,学习形体分析法 引导学生打开电脑桌面的eDrawing仿真软件,通过简单的旋转拖动按钮观察复杂组合体各基本体间的形状特征、位置特征。 引导学生打开导学系统,学习组合体各基本体间的不同连接关系及其在三视图中的对应画法。并画出导学系统中的作业。 任务二,找投影想象形状 由以上内容引导得出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概念。指出找投影确定形状应分三步走:分—找—合。 引导学生打开教学app优慕课,思考教师发布的作业:如何识读该三视图,分别展示错误思考方法和正确思考方法。 随后播放一节小微课,展示用三步法识读该视图的过程,指出注意点和易错点。要求学生动手绘图,结果以照片的形式上传至手机学生端。教师进行评价。 展示一些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读图过程,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读图过程。 学生通过简单操作eDrawing仿真软件,直观观察到组合体各基本体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并找到最能反映这一位置关系的特征视图。 通过导学系统的辅导学习,学生掌握了相错、平齐、相交、相切四种连接关系,并能够区分在三视图中这四种交线的不同画法从而掌握不同交线所对应的不同连接关系。 通过教师的直观讲授快速掌握三视图找投影确定形状的三步法:分—找—合。 通过教学软件手机端观看微课程,进一步认识了三步法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注意补齐线框缺口(2)注意交线位置所对应的连接关系。 用作图工具绘制该三视图的轴测草图,并拍照上传学生端。 学生间分小组讨论,探究不同三视图所对应的组合体形状,上台展示思考过程,同学互相评价学习,当场补缺补漏。 设计意图: 模拟仿真软件、学习系统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同时加强空间感受和直观认识,并进行自我探究,充分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突破教学重点。 借助手机端发布课堂作业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由一段微课视频指正易错点,攻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引导探究法
课后 拓展 (5min) 教师展示组合体读图在电脑软件的应用,不同机械零件形态多样,图样灵活多变,不同类型的零件要用不同的识图方法。 引导学生完成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常见组合体,并观察思考,结果上传手机端。 学生观看利用CAD、3Dmax等软件绘图的过程,开阔视野。 打开学习软件手机端,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完成调查。 课后完成作业并上传学习平台,师生互相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树立勤思考,多动笔的行为习惯,在实际生活中多思,多想,多看,多画。达到情感目标。 统计学生掌握情况,促进教学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