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机械的润滑 教案(表格式)-《机械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社.第2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机械的润滑 教案(表格式)-《机械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社.第2版)

资源简介

课 时 教 案
第一章(单元) 第39课时 日 期 年 月 日
课题 9.2机械的润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润滑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记忆而以及理论练习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更热爱本专业
重点 润滑剂定义分类和性能
难点 记忆相关知识
教学 方法 演示法 分析法 练习法 教学 媒体 电脑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一、润滑剂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用于润滑、冷却和密封机械摩擦部分的物质称为润滑剂。 2.分类: (1)按原材料分: ①矿物性润滑剂、②植物性润滑剂、③动物性润滑剂。此外,还有④合成润滑剂; 按外形分: ①油状液体润滑油、②油脂状半固体润滑脂、③固体润滑剂。 分析机械中常见的润滑例子,提问学生 思考,回答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册P139 2(2) 二、润滑剂的选用: 在一般机械中,主要采用 润滑脂 或 润滑油 来润滑。 1.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粘度: 粘度表示润滑油的粘稠程度。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异,所以在表示时必须注明是在什么温度下测定的粘度。常用的测试温度为40℃,在此温度测得粘度大小,作为润滑油的牌号。 ② 黏度指数: 温度升高,黏度会明显降低。黏度指数是衡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程度的指标。 黏度指数越大,黏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越小,性能越好。 ③ 油性: 即润滑性,指润滑油湿润或吸附于干摩擦表面的性能。吸附能力越强,油性越好。 ④ 极压性能: 指润滑油中的活性分子与摩擦表面形成耐磨、耐高压化学反应膜的能力。 重载机械设备,如大功率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要采用极压性能好的润滑油。 ⑤ 闪点: 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时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为使用安全指标,应高于工作温度 20 ~ 30 ℃ 。 润滑油的闪点范围为 120 ~ 340 ℃ 。 讲解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详细讲解六种指标并提问 理解、记忆 理解六种指标并回答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⑥ 凝点: 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失去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它反映了油品可使用的最低温度。润滑油的凝点应比工作环境的最低温度低 5 ~ 7 ℃ 练习册P139 2(3) 2.润滑油的选用原则 (1)确定油品的种类和牌号 (黏度)。 一般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载荷和速度,先确定合适的黏度范围,再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品种。 (2)粘度的选择: 工作于高温重载、低速,工作中有冲击、振动、运转不平稳并经常启动、停车、反转、变载变速,轴与轴承的间隙较大,加工表面粗糙等情况下应选用黏度高的润滑油; 分析润滑油选用原则,并布置课堂练习。提问学生并巡视 理解并完成练习
小 结 1.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2.润滑油的选用原则
作 业 完成学海领航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