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泾河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学案纸(课题:5.2速度)姓名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教学目标】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定义和单位。2.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长度、时间的测量,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课堂导学】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活动5.4】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见书本P108)【活动】观察百米比赛时,观众和裁判员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总结】方法一(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裁判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即计算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二、速度及其测量【自学】速度是用来描述 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 。用符号____表示速度,____表示时间,____表示路程。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常用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4m/s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 。【思考】 1m/s=_______km/h,推导过程: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活动】①了解人和某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②会读汽车行驶时表盘中速度表指针,会看速度标志牌和路程标志牌。三、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1.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表格:4.为了更精确的测量速度,你计划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安排测量细节,减小测量误差?〖例题〗如图所示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形。如果汽车速度不变,到达上海需要多少时间?已知:求:解:答:【课堂达标】 等第1、速度的公式: ,变形公式: 。2、单位换算:8m/s= km/h,36 km/h= m/s,30m/min= km/h。3、请将下列物体按速度从大到小排列: (1)光速:3×108m/s;(2)人步行:110cm/s;(3)汽车:30m/s;(4)自行车:72km/h,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是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观察百米赛跑,借助于这两个图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想一想:在济青高速公路上,有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是:(1)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两个标志牌到青岛,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多少时间?(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