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齿轮计算 教案(表格式)-《机械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社.第2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齿轮计算 教案(表格式)-《机械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社.第2版)

资源简介

课 时 教 案
第七章 第 23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 §7、3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基本尺寸及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渐开线齿轮的主要参数。
能力目标 1、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2、鼓励学生提问,养成多思考的好习惯;3、通过强化练习及记忆,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增强自信。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
重点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链的种类
难点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链的种类
教学 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解说明法、练习法 教学 媒体 多媒体、模型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什么是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什么? 按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可分为哪几种传动?哪种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齿轮传动? 出示直齿圆柱齿轮的模型,让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 《引入新课》 齿轮机构的类型很多,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是齿轮机构中最简单、最基本,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所以这一节我们将以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就其主要参数、各部分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等问题进行较详尽的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再对其他类型的齿轮传动进行讨论。 《讲授新课》 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 ㈠三个宽度 齿距:P=лm 齿厚:S=P/2=лm/2 齿槽宽:e=S= P/2=лm/2 让学生打开书,简单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并提问 引出这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标题 指出:会考中齿轮参数计算是重点内容 解释说明 通过书、笔记,回顾知识并回答问题 学生打开课本 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记忆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三个宽度 齿距:P=лm 齿厚:S=P/2=лm/2 齿槽宽:e=S= P/2=лm/2 (三)三个高度: 齿顶高: 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ha=ha*m=m 齿根高: 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hf=(ha*+c*)m=1.25m 全齿高 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h= ha + hf=2.25m (四)三个圆的直径: 分度圆直径 d=mZ 齿顶圆直径: da=m(Z+2) 3、齿根圆直径 df=m(Z-2.5) 板书: 引导学生记忆公式 观察、思考、讨论 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通过教师讲解以及自己的思考和领会,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并能与其他传动做对比 牢记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一个中心距 两个相啮合的齿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a=m(Z1+Z2)/2 【课堂练习】 2010年会考(10分) 相啮合的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n1=1200r/min,n2=600r/min,a=150mm,m=5mm 求:(1)齿数z1,z2; (2)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d1,齿轮2 的齿根圆直径df2. 巡视、指导、纠错 对照笔记完成练习
小 结 齿轮参数
作 业 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齿轮 齿轮参数 公式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