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A版(2019)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学案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2)【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如图所示:正弦:一二象限正;三四象限负;余弦:一四象限正,二三象限负;正切:一三象限正,二四象限负.【知识点二】诱导公式一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由此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作用: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到2π(或0°~360°)角的三角函数值.【题型探究】【类型一】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确定【例1】(1)若sinα·tanα<0,且<0,则角α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2)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①sin105°·cos230°;②cos3·tan.【方法归纳】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时,准确确定角的终边所在的位置是前提,准确记忆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是关键.1若已知角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可直接利用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来判断其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若已知角α为【0,2π内的角,则需先判断角α的终边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判断其三角函数值的符号;,3若已知角α为任意角,则可以利用公式一将角α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2π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判断其终边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判断其三角函数值的符号;4若角α的终边所在的位置不确定,则需要对角α的终边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注意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变式训练1】(1)若cosα<0,则角α是( )A.第二象限角B.第三象限角C.第二或第三象限角D.第二或第三象限角,或终边在x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2)设θ是第三象限角,且满足=-sin,则角为第_____象限角.【类型二】诱导公式一的应用【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sin(-1 395°)cos1 110°+cos(-1 020°)sin750°;(2)sin(-)+costan4π.【方法归纳】利用诱导公式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步骤1定形:将已知的任意角写成2kπ+α的形式,其中α∈【0,2π,k∈Z;2转化:根据诱导公式,转化为求角α的某个三角函数值;3求值:若角为特殊角,可直接求出该角的三角函数值.【变式训练2】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tan;(2)sin810°+cos360°-tan1 125°.【类型三】三角函数概念的综合应用【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圆x2+y2=1上的四段弧(如图所示),点P在其中一段上,角α以Ox为始边,OP为终边.若tanαA. B.C. D.【方法归纳】解答与三角函数定义相关的综合问题时要充分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充分挖掘题目所给条件,将二者有效综合.结合给出的问题,采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逻辑推理等思想方法来求解.如本例主要采用了分类讨论思想来解题.【变式训练3】若sin2α>0,且cosα<0,试确定角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课堂练习】1.cos450°等于( )A.1 B.C.0 D.2.若tanθ·sin2θ<0,则角θ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D.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解析:因为tanθ·sin2θ<0,所以tanθ<0,于是角θ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3.若-<α<0,则点Q(cosα,sinα)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sin+cos-tan的值为______.5.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1)tan120°·sin269°;(2)cos4·tan.【参考答案】【例1】(1)C (2)见解析【解析】(1)由sinαtanα<0可知sinα,tanα异号,从而α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由<0可知cosα,tanα异号,从而α为第三或第四象限角.综上可知,α为第三象限角,故选C.(2)解:①∵105°,230°分别为第二,第三象限角,∴sin105°>0,cos230°<0.∴sin105°·cos230°<0.②∵<3<π,∴3是第二象限角,∴cos3<0.又-是第三象限角,∴tan>0.∴cos3·tan<0.【变式训练1】(1)D解析:∵cosα<0 x<0,∴α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或终边在x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2)四.解析:因为θ是第三象限角,所以π+2kπ<θ<π+2kπ,k∈Z,所以+kπ<<π+kπ,k∈Z,所以角为第二或第四象限角,又因为=-sin,所以sin<0,所以为第四象限角.【例2】【解】(1)原式=sin(-4×360°+45°)cos(3×360°+30°)+cos(-3×360°+60°)sin(2×360°+30°)=sin45°cos30°+cos60°sin30°=×+×=+=.(2)原式=sin(-2π+)+cos(2π+)·tan(4π+0)=sin+cos×0=.【变式训练2】解:(1)sin+tan=sin+tan=sin+tan=+1.(2)sin810°+cos360°-tan1 125°=sin(2×360°+90°)+cos(360°+0°)-tan(3×360°+45°)=sin90°+cos0°-tan45°=1+1-1=1.【例3】C【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x,y),已知tanα1,则x|x|,则<-1,所以0,则x【变式训练3】解:∵sin2α>0,∴2kπ<2α<2kπ+π(k∈Z),∴kπ<α当k为偶数时,设k=2m(m∈Z),有2mπ<α<2mπ+(m∈Z);当k为奇数时,设k=2m+1(m∈Z),有2mπ+π<α<2mπ+(m∈Z).∴角α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又cosα<0,∴角α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二或第三象限或x轴的非正半轴上.综上可知,角α的终边位于第三象限.【课堂练习】1.C解析:cos450°=cos90°=0.故选C.2.C解析:因为tanθ·sin2θ<0,所以tanθ<0,于是角θ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3.D解析:因为-<α<0,所以cosα>0,且sinα<0,所以点Q(cosα,sinα)在第四象限,故选D.4.0.解析:原式=sin+cos-tan=sin+cos-tan=+-1=0.5.解:(1)∵120°是第二象限角,∴tan120°<0.∵269°是第三象限角,∴sin269°<0.∴tan120°·sin269°>0.(2)∵π<4<,∴4是第三象限角,∴cos4<0.∵-=-6π-,∴-是第四象限角.∴tan<0.∴cos4·tan>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