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寒露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十四节气中寒露的相关习俗,了解寒露吃蟹的习俗,并结合线描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过程与方法 了解寒露的相关知识,感受二十四节气的魅力,通过学习,了解寒露的相关习俗。了解寒露吃蟹、赏红叶的习俗,欣赏相关的图片,并从中提取元素进行绘画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寒露节气的相关习俗,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增进对节气的了解,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了解寒露吃蟹、赏红叶的习俗,通过观察、概括其特点。 教学难点 提取螃蟹、赏红叶的相关元素,并将其与线描的绘画方式进行结合,进而创作一幅作品。 课程导入与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吗?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能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都包括哪些节气呢?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一起来了解下寒露吧~寒露在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秋季是一个热与寒交替的季节。寒露天气变化1: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寒露天气变化2: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中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天气变化3: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气象变化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物候现象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寒露习俗:一起来了解下吧~这些习俗具体都干些什么呢?上香山,赏红叶讲养生,吃芝麻菊花茶,坚持喝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不过最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秋钓边,醉江蟹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觅秋茶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茶分春秋,喝茶却能不分时间地点。寒露已过,新茶已上。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寒露要吃螃蟹吗?吃螃蟹是老南京在寒露节气时的习俗。也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吃螃蟹赏红叶好的孩子们,学习了这么多好玩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发挥想象,并巧妙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吧~寒露插画文学创作~《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池上》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败荷鹡鸰图》明·唐寅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二十四节气之寒露》贵谷子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晨早洦塘腾雾气,袅袅轻盈舞逸上。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用铅笔起稿,画出盘子和枫叶,然后用白色卡纸上画出螃蟹,并拼贴在画面中。勾线笔勾线,用橡皮将铅笔痕迹擦去。第一步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用马克笔初步上色,填充白色卡纸上螃蟹的颜色~第二步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用马克笔深入刻画,画出螃蟹的暗部及阴影。第三步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用勾线笔,以线描的绘画方式进行深入刻画,并添加物体的阴影~(随着物体的结构进行刻画)第四步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用高光笔点上高光,马克笔给枫叶填充颜色。添加背景,丰富画面,调整细节,题字,装裱,完成~第五步课程总结与老师点评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而运用所学创作了一幅画面。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寒露,进而我们了解了寒露的相关习俗。我们了解了寒露吃蟹、赏红叶的习俗,然后欣赏相关图片,并从中了解了相关习俗的特点。我们从节气中提取的相关元素,并巧妙的结合线描绘画的方式创作了一幅优秀的寒露作品。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