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望 洞 庭
碧波荡漾 绿树成阴
水天一色 波澜壮阔
风静静的,凉意伴着风儿,吹向那宁静的地方。月光浮在云端,柔柔的,似水,照在湖上。湖面偶尔有些涟漪,在月光的照耀下,似是镀上了少许的银。水与月和谐地融在一起,好美,我不禁沉醉其中。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那小小的、细细的水波如同美丽的花纹,把这面镜子突显得格外雅致,让人看着心里舒服。
月光下,不仅水更清,更绿,山也显得格外小巧。从远处望过去,水面似雪白的银盘,而山点缀其中,如一枚青螺放在里面。这湖水,这月色,若是能望上一回,该是多美妙的事呀!听,远处传来鸟儿婉转的叫声,风儿一吹,竹叶“沙沙”作响,乱了这一片安静与美好。鸟儿飞过,动了这一片和谐与静谧。这意境,只怕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吧!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 (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这首诗是刘禹锡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赴和州任刺史经洞庭湖时所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会朗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和:和谐
颐和园句子比较,图
潭面无风镜未磨
昆明湖静得像
一面镜子,绿得像
一块碧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比喻成未磨的铜镜,展现出朦胧美。
比喻句
明诗意
遥望洞 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两个黄鹂鸣翠柳
—— 杜甫
弱柳万条垂翠带
—— 毛熙震
两个黄鹂鸣翠柳
—— 杜甫
弱柳万条垂翠带
—— 毛熙震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望去,刘禹锡看见了什么呢?
白银盘指洞庭湖的湖面;比喻修辞手法。
青螺指湖中的君山。比喻的修辞手法。
请你带着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再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零一五年三月 书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悟诗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