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庆祝教师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引言:《庆祝教师节》是一节以感恩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学会感恩和尊重教师,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他们对教师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可能缺乏对教师的深入了解和感恩意识。此外,他们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和付出,提高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教师节的历史和意义,掌握庆祝教师节的基本方式和礼仪。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教师的敬爱和感恩之情,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教师节的历史和意义,掌握庆祝教师节的基本方式和礼仪。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准备:1. 教室布置:宽敞明亮的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操作。2. 教学材料:教师节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等。3. 实践活动准备:提前与家长沟通,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实践活动。4. 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手工材料,用于制作教师节贺卡或礼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教师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教师工作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人是谁吗?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和感受。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庆祝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历史和意义,并掌握庆祝教师节的基本方式和礼仪。”强调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二、新课学习(30分钟)1. 讲解教师节的历史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图片来辅助讲解,增强学生对教师节的认识和理解。2. 介绍庆祝教师节的基本方式和礼仪,包括送贺卡、送礼物、表演节目等。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庆祝方式的特点和意义。同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送给老师的礼物或贺卡,介绍其特点和意义,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具体过程如下:(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庆祝教师节,每组提出一个具体的庆祝方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建议,如“你们想送什么礼物给老师?”“你们打算表演什么节目?”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2)手工制作:根据讨论结果,各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贺卡、折纸花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手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3)节目排练:各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节目排练如唱歌、跳舞、朗诵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节目内容提高表演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和表演节目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观看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互相学习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一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拓展延伸(5分钟)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教师的认识和感恩意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拓展任务如:“采访一位身边的老师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付出并写下采访感受”;“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感谢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收集一些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或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这些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拓宽他们的视野和兴趣范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课外拓展任务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感恩意识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