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多学时)单元七课题三电子教案工信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机械基础(多学时)单元七课题三电子教案工信版

资源简介

【课题】齿轮传动
【教材版本】
【教学目标】
1.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与类型。
2.解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
3.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4.了解参数与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齿轮传动的主要特性、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难点:
渐开线的特性及模数的含义。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图形直观展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师生充分互动,做中教,做中学,采用大量联系实际的安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教材、实物和动画。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本次内容后的总体反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
任务导入(5分钟)
通过零件互换性的实际应用,设疑引入保证产品互换性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课题。
新课讲授(75分钟)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齿轮传动是最常用的机械传动,它是在圆柱体的外圆周上加工出具有一定形状的凸齿,靠两个齿轮的凸齿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1. 齿轮传动的特点
由于齿轮是靠轮齿来传递运动的,而且又具有特定的齿形,所以其传动比准确恒定,传动效率高且工作寿命长,但是制造比较困难,需要专门的机床才能生产,成本较高。
2. 齿轮传动的类型
齿轮传动按两轴的相互位置可分为两轴平行、相交和交错三种形式。
二、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轮齿的两侧都由渐开线的齿形组成称为渐开线齿轮。
1. 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
直线沿固定的基圆作无滑动的纯滚动时,直线上的任一点的轨迹即为渐开线。演示时一定要用一固定的宽边基圆,再用直线作纯滚动。
2.渐开线的五个性质
1)
2) 为渐开线上K点的曲率半径,也是该点的法线,又是基圆的切线,即法线=切线。
3)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基圆为无穷大时,渐开线就成为直线。
4)基圆内无渐开线。
5) 渐开线上的压力角处处不相等,越远离基圆,其压力角越大,基圆上的压力角为0。
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
1)齿顶圆 轮齿齿顶所在的圆。
2)齿根圆 齿轮齿根所在的圆。
3)分度圆d 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圆。
4)齿厚S 一个齿两侧齿廓之间的圆弧长。
5)齿槽宽e 一个齿槽两侧齿廓之间的圆弧长。
6)齿距p 相邻两齿之间同一齿廓的圆弧长。
以上不加注脚标表示分度圆处的尺寸。
7)齿顶高 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8)齿根高 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9)全齿高
四、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模数 应用分度圆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得出:
令 ,称之为模数。
越大,也越大,轮齿也越大,承载能力也越强,我国已对模数作了统一的规定。
2)压力角 由于渐开线齿廓各点的压力角不等,把分度圆处齿廓线上的压力角称为分度圆压力角,国家规定其标准值为20°。
3)齿数Z 齿数多,分度圆大,渐开线齿廓越平直。
4)齿顶高系数 规定标准值为1。
5)顶隙系数 传动时齿顶与齿根间的径向距离为顶隙,用表示,它与模数之间关系为
齿顶高 h=m
齿根高
齿轮的基本参数为5个,应当熟记,它是几何尺寸计算的基础。
五、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略)
六、小结
1)渐开线齿轮的最大优点是传动比恒定,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2)渐开线的主要性质有五条。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五个,它是计算几何尺寸的基础。
学习评价及作业(10分钟)
1.学习评价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其能够进行客观地自我反思,清晰地认识自我、自我总结的一个过程;通过小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小组的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加强团队意识;通过教师评价,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另一主体地位,引导教学的方向和进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探索、发现规律,同时,培养能力强的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激励能力弱的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参与,以提高教学效果。
2.课堂小结
简要小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学生归纳,老师点晴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3.布置作业:
1)预习课题四内容
2)见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