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核心素养”中的“健全人格”和“政治认同”。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弘扬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去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以“探问生命”为题,表明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既然生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要正确角对待生命,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能漠视他人的生命,要要谨慎对待生命问题,处理生命关系。使学生懂得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珍爱他人生命,推己及人。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道德修养: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 法治观念: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健全人格∶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 敬畏生命
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源于对于生命的敬畏。在人的一生当中,生命都是值得思考的命题,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会面临很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是人生成长赐予的礼物,是一个人从儿童阶段向成年人角色做准备的重要机遇。“敬畏生命”,通过生命坚强与脆弱的对比,开启敬畏生命的主题,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性,以及对待他人生命甚至是大自然生物的生命的关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 推己及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为什么要热爱生命?(生命的特点) 提问: 展示材料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预习要求
讲授新课 一、生命至上 利用多媒体展示 世界热点聚焦一:巴以爆发战事 世界热点聚焦二:阿富汗发生地震 思考:结合以上信息,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教师引导: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时...... 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展示材料:8月1日,涿州因强降雨导致的灾情,一时间成为全国关注焦点。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涿州市第一时间成立28支、共计8755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并与驻涿部队和专业救援队等救援队伍通力协作,全力做好救援保障。 思考:结合材料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在逆境中珍视生命时,我们感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结合材料思考: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救灾?这样做值得吗? 展示材料 自8月1日开始,武警河北总队分批次投入数百名兵力,全力开展搜救转移受困群众工作。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专项用于北京、河北暴雨洪涝灾害受灾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重建。 结合材料思考: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救灾?这样做值得吗? 提示: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如果说“100000”很多,那是因为先有了“1”,再有了更多的“0”,生命也是如此。 提示: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展示图片 提问:他们是在为了谁的生命而奋斗?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也同样重要。 归纳知识点:1.生命至上的内涵 ★(重点) 新知探究 为什么钟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 归纳知识点: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二、休戚与共 山东好人 |孙君涛: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老人 思考:孙君涛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说明了生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阅读感悟 P96 思考: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休戚与共”? 思考:这启示我们敬畏生命需要如何做? 师生总结:①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意识层面) 想一想,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 当我在街上迷路时, 我特别需要/希望…… 当我生病时, 我特别需要/希望…… 当我肚子很饿又发现忘带饭卡时,我特别需要/希望…… 当我考试失利,心情沮丧时,我特别 需要/希望 思考: 通过回答问题, 你发现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生命小卫士 1.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关怀他人生命的事情?请举例说明。 2.找一找身边不敬畏生命的行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3.假期,班级群里每天会有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及打卡回复,可是有的同学及家长总是不情不愿,甚至抱怨这在加重他们的负担,对此你想跟他们说什么? 总结: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行动层面) 相关链接 P97 总结:3、敬畏生命的要求 ★(重点)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 拓展空间: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提问: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或者 教学效果预测 1.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课前:学生预习新课知识点 ,老师进行相关材料的检查 课中: 师生互动,将本课的知识内容学得轻松化; 课后: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中。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引用时政、贴近学生生活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练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