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 级 八 课 题 3.4升华和凝华 课 型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分析、推断出物理变化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科学态度和责任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教学重点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教学难点 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你能正确填写下图的物态变化吗? 问题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 观察现象:图4-20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留心过它们吗? 合作探究 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烧瓶中放入少量固态碘,烧瓶口用玻璃片盖住,对烧瓶微微加热,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看视频,得出升华和凝华 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学生思考,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固体 液体 气体 学生思考,举例 学生将物态变化图示补充完整 学生观看实验 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注意是否有液体生成 学生回答,说明理由,固态碘进行加热变为碘蒸气 利用图示将物质三态六变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类比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二、分析现象,培养能力 利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下面四个现象: 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 电灯泡用的时间长了,电灯泡上会发黑。 三、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的过程。你知道人工降雨的物理过程吗? 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制冷剂。 用飞机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液化过程)或小冰粒(凝华过程),冰粒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这是熔化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四、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玻璃上出现冰花 B. 湿衣服晒干 C.冰雪消融 D. 冰棍“冒白气” 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划痕处的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实现快速“补冰”。 3.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冰棒。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小明发觉硬梆梆的冰棒上很快沾着白花花的“粉”; 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课堂小结 升华和凝华 人工降雨 布置作业 学生试着进行分析,说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再判断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学生了解干冰及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课堂练习的三个题目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 通过知识介绍扩大学生知识面,更多了解干冰升华吸热的用途,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学以致用,既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把知识加以运用板 书 设 计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2、人工降雨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