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声现象(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声现象(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2.传播:
(1)形式:声音以____的形式传播着.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______不能传声.
振动

介质
真空
3.声速:
(1)大小:与介质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_________.
(2)声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______ .
4.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回来的声音.
(2)区分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以上.
种类
温度
反射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跟发声体的______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它跟发声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不同的乐
器、不同的人之间的______不同.
音调
响度
音色
高低
振动快慢(频率)
强弱
振幅
材料
结构
音色
三、声的利用
1.声的分类:
(1)可闻声:频率范围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
(2)人耳听不见的声:
①超声波:高于___________的声.
②次声波:低于_______的声.
2.声的利用:
(1)传递______:如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
倒车雷达等.
(2)传递______:如超声波清洗、去污、碎石等.
信息
能量
四、噪声
1.概念: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其波形______
_____.
(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的声音.
无规则
杂乱
无章
干扰
2.等级: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______,符号____.
3.几个特殊值:
(1)声音的听觉下限为______.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
(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
分贝
4.噪声的控制:
(1)防止噪声______.
(2)阻断噪声______.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产生
传播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
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
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典例精析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解析] 本实验中,玻璃罩内的空气非常稀薄时,人无法听到闹铃声,但是闹铃仍在振动,B、C错误;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增强了传播声音的效果,而不是由于闹铃的振动变剧烈了,D错误.

1.[2022·山西] 右图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
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
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例2】 [2023·枣庄]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
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
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
D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
[解析]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慢,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慢,音调会变低,故选D.
2.[2023·广元] 在学校艺术节中,小明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关于他在歌唱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歌声是由小明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小明的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
C.小明的朋友根据音色可以判断是小明在唱歌
D.小明唱歌时使用话筒扩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考点三 声音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
【例3】 [2022·永州模拟] 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爆破建筑物时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的声音震破了附近房屋的玻璃窗,主要说明声音传递信息
B.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丙图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听众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乐器的演奏

[解析] 炸药强烈的爆炸声震破了附近房屋的玻璃窗,说明声音传递能量,A错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改变的是振动的频率,可以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B正确;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阻止噪声的产生,C错误;音色一般是辨别发声体的依据,D错误.
3.[2023·随州] 下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甲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
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乙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
件播放音叉256、512、1 024、 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
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 的音属于次声波
D.的音和 的音比较,
的声音音调更高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郴州] 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更清楚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
上课时常常使用扩音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 )
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2023·南充]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2023·眉山] 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
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
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声音调变高
B.哨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C.吹管子时下拉“活塞”,哨声响度变大
D.悦耳的哨声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可能成为噪声
4.[2022·益阳] 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
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
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5.[2023·陕西]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
所示,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
C.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6.[2022·娄底模拟] 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下列图
片信息反映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D
A.禁止喧哗
B.射击时戴耳罩
C.噪声检测仪
D.双层隔音玻璃
7.[2023·盐城一模] 小芳家临近铁路,为了降低火车过往时对
居民的干扰,小区内的窗户均使用三层隔音玻璃,如图所
示.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C
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 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
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 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
8.[2023·深圳二模]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D
A.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得越快
B.音乐会上,观众是依据音调辨别美妙的琴声的
C.在月球上,宇航员同样可以通过声音直接相互对话
D.考试期间,为减小噪声,禁止校园周边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2023·聊城模拟] 下列关于声现
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甲图所示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B.乙图所示抽出真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所示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丁图所示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0.[2022·陕西]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
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
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下图是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二、双项选择题
11.[2023·枣庄改编] 如图所示声
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D
A.甲、丁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
B.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C.丙、丁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
D.甲、丙两者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
12.[2022·娄底]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C




A.图甲: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图乙: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会逐渐变小
D.图丁: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三、填空题
13.[2022·苏州]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
动三弦时,弦______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______.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______可以辨别它们的声
音.
振动
音调
音色
14.[2022·河南] 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
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
空气柱

15.某种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属于
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声音”).
次声波
16.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能传播
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 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_____ (在空气中声速为 )

510
声音是由瓶中________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 发出声音的音调
不同,越靠近____(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17.医院利用超声波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汽车上的
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
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能量
信息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
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中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
可以______.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减弱
真空
传声
19.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 直径/ 频率/
1 25.00 1.50 2 131
2 31.00 2.00 1 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号.
3
(2)根据表中数据,小明认为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
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你觉得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进行了如图的探究,他将一
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拴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
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这说明_____
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将鼓面微小的振动放大
五、综合题
20.[2023·苏州二模]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
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
沟.其下潜的速度为 ,从接触水面开始计
时,时悬停,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 后
(1)潜水器下潜 的深度;
解:由可知,潜水器下潜 的深度为
.
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求:
(2)潜水器悬停处距海底的距离;
[答案] 由 可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路程为
,潜水器悬停处距海底的距
离为 .
(3)“奋斗者”号还需多长时间潜到海底.
[答案] 由 可知,“奋斗者”号潜到海底的时间为
.
21.有一根钢轨长 ,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
贴在钢轨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为,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假设当时气温是 )
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在固体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速度,所以乙同学听
到的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钢轨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声音在钢
轨中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故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