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三章地球的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1.运用相关知识,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2.说明不同地区对流层高度的差异及原因。3.指出大气的组成状况及大气的污染状况。4.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人类的影响。学习目标目录CLMENTS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成分,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氧气是人体生存必要的因素。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主要来自火山喷发,人和动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线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臭氧在距离地面25-30千米处是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有个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作地球生命保护伞。水汽含量的变化特征(1)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2)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杂质的分布特征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但作为凝结核,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的杂质含量,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通常,在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地理小课堂霾,又称“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被称为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PM2.5的来源: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火山喷发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影响交通安全:空气质量变差,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2、影响人体健康: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地理小课堂云: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小水滴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云、雨、雾、雪、露、霜思考:云、雨、雾、雪有什么不同?地理小课堂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雪:是指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云、雨、雾、雪、露、霜地理小课堂霜: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 ( 指露点低于 0 ) 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露: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云、雨、雾、雪、露、霜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高度对流层12千米平流层55千米分层的依据:大气温度、密度和运动状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对流层对流层热量直接来自地面水汽和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温度下热上冷空气对流运动多云雨天气对流层对流层热量直接来自地面空气对流运动温度下热上冷水汽和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多云雨天气不同纬度地区受热不均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平流层热量直接来自太阳温度上热下冷空气平流运动大气稳定、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对流层顶到55千米处在15-35千米处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气压很低,密度很小。在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平流层顶 以上的大气地理小课堂逆温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地理小课堂逆温危害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现象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引发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大气更加平稳,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课堂检测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 D.④2.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 ℃~20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BC课堂检测3.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过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B.始终在平流层C.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4.我国发射的“神舟”号2.大气的组成物质及表现是(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只吸收太阳辐射C.水汽和固体尘埃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DC课堂检测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题5.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6.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7.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 B正午C日落前后 D午夜CDA小结第三章地球的上的大气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