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块三 材料与选用3.4 钢的热处理[章节名称]钢的热处理[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了解钢的热处理含义、目的、种类,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的方法与用途,。二、能力目标较熟练地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的方法与应用,能正确选择回火方法。三、素质目标较熟练地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方法及应用,具有初步运用能力;了解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方法与应用。四、教学要求较熟练地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方法及应用,具有初步运用能力;一般了解钢的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方法与应用。[教学重点]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方法及应用。[难点分析]淬透性、淬硬性概念及应用。[分析学生]钢的退火与正火、淬火、回火是最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与正火常用作毛坯和零件的预备热处理;淬火是钢强化的主要手段,与回火配合多用作零件的最终热处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努力掌握。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主要解决零件的表面强化问题,是钢的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补充和完善,相互配合,全面达到零件多种多样的使用性能要求。本次课工艺性强,多利用网络课程视频资料。[教学设计思路]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中穿插练习与设问、穿插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资源】机械基础在线开放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用途与含碳质量分数、含合金元素质量分数的关系;2.非铁金属的分类、性能与用途。非金属的分类、性能与用途;3.讲评作业批改情况。二、导入新课钢的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钢铁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钢的力学性能,满足零件使用要求和延长寿命;还可改善钢的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很广,汽车、拖拉机中有70%~80%的零件进行热处理,各种刀具、量具、模具等几乎100%要进行热处理。三、新课教学(一)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是指采用适当方式将钢或钢制零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热处理的方法分为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和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碳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钢,在进行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操作时所加热温度的区间是不同的。碳的质量分数一定的钢,在进行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操作时,冷却的速度也不同。其原因在于,碳的质量分数一定的铁碳合金在不同的温度下,所具有的状态及组织结构是不同的,铁碳合金状态图揭示了钢在经过热处理之后其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1.钢的退火与正火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1)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将钢工艺。2)正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教师讲授钢的热处理含义、工艺、作用和种类;讲授钢退火、正火的工艺、目的、方法和用途。讲授中演示热处理的作用与重要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正火与退火的泠却速度快慢。要举实例来讲课,才能比较之间的不同。2.钢的淬火钢的淬火目的是提高材料的表面的硬度。教师讲授钢淬火的方法、工艺及应用;淬硬性、淬透性概念及它们的区别。讲授中演示钢的淬火视频。以45钢为例来讲课更好懂。答疑:淬火工艺中的淬硬性和淬透性有区别吗?3.钢的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低于727℃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空冷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按回火温度分成三个:(1)低温回火 150~250度(2)中温回火 250~500度(3)高温回火 500~650度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是合金钢常用的一种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钢的回火目的是消除材料淬火后产生的内应力,稳定组织。教师讲授回火的工艺、目的、方法与应用。4.钢的表面热处理钢的表面热处理目的是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主要的方法有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表面淬火是对表面作淬火处理,可用火焰加热表面,但更多的是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方法,然后用水泠却。化学热处理常用渗碳和氮的方法,渗碳是针对低碳钢的,旨在提高表面碳的含量,再然后进行淬火处理。教师讲授表面热处理的种类、方法、特点及应用。教师用视频演示火焰淬火特点及应用,感应加热基本原理与热处理的过程。教师讲授化学热处理工艺、作用、方法与应用。教师演示化学热处理过程。四、小结(5分钟)简述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方法及应用。作业布置活动作业:取一段铁丝,用打火机烧红,然后放入100℃、40℃、20℃三种不同温度的水中冷却,然后体验铁丝的硬度是否有差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