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复习练习: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当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f当 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当 uu=2f
倒立、放大的实
正立、放大的虚
u>2f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的字样)
(1)、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 的 像。
(3)、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 的 像。
(2)、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 的 像。
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就围绕着:u>2f的应用—照相机、眼睛等。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学习目标:
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一、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了解照相机的构造
镜头
机身
胶片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它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 上形成 像。
凸透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
胶片
倒立、缩小的实
3、简易相机的调节
使像变大:
相机向物体靠近(减少物距)
相机镜头向前伸(增大像距)
u
u
二、眼睛成像原理:
人的眼睛像神奇的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 经 成像于 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晶状体
视网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得较平,焦距变长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得较凸,焦距变短
看远处物体时
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得较平,焦距变长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得较凸,焦距变短
看远处物体时
看近处物体时
生活 物理 社会
晶状体
视网膜
眼 镜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活动 :
视力的矫正
1、把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视网膜,把物体放在较远处,给“眼睛”带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在刻度尺上标出光屏的位置。
2、取下近视眼镜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这就是近视眼所看到的景象。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记录下光屏移动的方向。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一:
近视和近视矫正
近视的矫正
近视
实验结论一:
近视和近视矫正
近视的矫正
近视
实验结论一:
近视和近视矫正
近视的矫正
近视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前 /后)移,从
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
网膜上。

近视眼: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近视眼眼镜的镜片是 镜。
它的作是: 。
凹透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
活动 :
视力的矫正
1、把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视网膜,把物体放在较近处,给“眼睛”带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在刻度尺上标出光屏的位置。
2、取下远视眼镜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这就是远视眼所看到的景象。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记录下光屏移动的方向。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二:
远视和远视矫正
远视的矫正
远视
实验结论二:
远视和远视矫正
远视的矫正
远视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前 /后)移,从
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
网膜上。

远视眼: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矫正远视眼眼镜的镜片是 镜。
它的作是: 。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
凸透
课堂小结:
近视眼:晶状体变厚,像落在视网膜的 面,戴 透镜(近视眼镜)矫正,使光线 ,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远视眼:晶状体变薄,像落在视网膜的 面,戴 透镜(远视眼镜)矫正,使光线 ,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移,从而使近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照相机工作原理: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胶片相当于
光屏
人眼工作原理:
利用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凸透镜
光屏
凸透镜


发散



会聚

五、课堂巩固
1、本节课我们探究的照相机和眼睛的共同的成像原理是 .它们的 和 相当于凸透镜.
2、照相机拍完个人照后再拍集体照,则相机到人的距离要 (增大/减小),相机的暗箱长度要 (加长/缩短)。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青少年患有近视,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m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 度。
4、f5、如果用两个透镜组合起来使用,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