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知识解读 真题演练含答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知识解读 真题演练含答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1、体会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画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5、理解并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1、既有加法(或减法),还有乘法(或除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叫做“混合运算”。
2、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一、选择题
1.(2023春·陕西延安·二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要想求1根跳绳和1个羽毛球一共多少元,列式正确的为( )。
A. B. C.
2.(2023秋·福建南平·三年级统考期末)亮亮和芳芳为秋游活动准备饮料,每瓶饮料的价钱相比,( )便宜。

A.亮亮买的饮料 B.芳芳买的饮料 C.两人买的饮料一样
3.(2021春·浙江金华·三年级统考期末)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要把它锯成5段需要( )分钟。
A.10 B.12 C.8
4.(2022秋·陕西西安·三年级统考期末)4+4×4与( )的计算结果相等。
A.8-48÷8 B.46-3×4 C.4×(4+4) D.45÷9+15
5.(2022秋·辽宁大连·三年级统考期末)1袋大米64元,1袋面条6元,妈妈带100元买1袋大米后,剩下的钱还能买几袋面条,正确的列式是( )。
A.100-64-6 B.(100-64)÷6 C.100-64÷6
6.(2020秋·内蒙古包头·三年级统考期末)男生28人,女生21人,一共需要几条船,列式为( )。

A.21+28÷7 B.(21+28)÷7 C.28+21÷7
7.(2021秋·甘肃酒泉·三年级统考期末)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运球游戏,有56个皮球,6个小朋友每人运5个,还剩多少个?列式正确的是( )。
A.56-5×6 B.(56-6)×6 C.(56-6)÷5
8.(2022秋·陕西咸阳·三年级统考期末)一样品质的口服液,比较甲、乙两家药店的价格,结果是( )。
甲药店 口服液(8瓶装) 每盒72元 买1盒送1瓶 乙药店 口服液(6瓶装) 每盒48元
A.甲药店便宜 B.乙药店便宜 C.价格相同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2022春·广东揭阳·三年级校考期末)爷爷63岁时,他的年龄是小青的9倍,今年小青12岁,爷爷今年( )岁。
10.(2021秋·安徽宿州·三年级统考期末)24元可以买4个茶杯,30元可以买( )个同样的茶杯。
11.(2022秋·辽宁大连·三年级统考期末)用能解决以下问题,请把问题补充完整。
(1)一本书70页,已经看了46页,余下的想用8天看完。平均 ?
(2)每个书包46元,每本日记本8元,有70元,买了1个书包,余下的钱 ?
12.(2019秋·内蒙古包头·三年级统考期末)用扑克牌上的四个数字凑出24,列式为( )。
13.(2020秋·甘肃酒泉·三年级统考期末)一本书64页,红红平均每天看8页,一个星期(7天)后,还剩( )页。
14.(2022秋·浙江丽水·三年级统考期末)一袋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如果再添上2块,每个小朋友能分到4块,这袋糖果原来有( )块。
15.(2023秋·广东深圳·三年级统考期末)笑笑用2、5、8这三个数字玩24点游戏,她先算5-2=3,再用3×8=24,请你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列出综合算式:( )。
16.(2023秋·安徽六安·三年级统考期末)计算时要先算( )法,如果要先算减法,算式应写成( )。
三、判断题
17.(2023春·陕西延安·二年级统考期末)56-49÷7与(56-49)÷7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一样。( )
18.(2023秋·甘肃酒泉·三年级统考期末)8+40=48,48÷8=6,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8+40÷8。( )
19.(2022秋·陕西西安·三年级统考期末)商店里4本速写本32元,1本图画本5元,1本速写本比1本图画本贵3元。( )
20.(2022秋·陕西咸阳·三年级统考期末)。( )
四、计算题
21.(2022秋·吉林长春·三年级统考期末)脱式计算。
35+6×7 63÷7-6 35÷(26-19)
五、解答题
22.(2023秋·辽宁本溪·三年级统考期末)三年一班去果园劳动,女生有25人,男生有20人,5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23.(2023春·陕西延安·二年级统考期末)二(2)班的25名女生和38名男生去石泓寺石窟游玩,如果每辆面包车可以乘坐9名学生,一共需要租几辆面包车?
24.(2021秋·辽宁大连·三年级统考期末)一共78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25.(2021秋·陕西榆林·三年级统考期末)小猴子摘了100个桃子,送给小伙伴们64个,剩下的它6天吃完,小猴子平均每天吃多少个桃子?
26.(2022秋·陕西渭南·三年级统考期末)新民小学原来有45本《童话故事》,又买来18本。如果每个班分9本《童话故事》,现在这些书可以分给多少个班?
27.(2022秋·陕西咸阳·三年级统考期末)思思有40个苹果,吃了4个,把剩下的每9个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28.(2021秋·陕西咸阳·三年级统考期末)学校买来56盆月季花,在办公楼前放了24盆,剩下的放在8个教室里,平均每个教室放多少盆月季花?
29.(2021秋·山西运城·三年级统考期末)(1)整箱的酸奶每盒比单买的便宜多少元?
(2)算式9-18÷6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A
【分析】5个羽毛球20元,用除法求出1个羽毛球多少钱,得到的商再加上1根跳绳的钱,据此来列式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如图,要想求1根跳绳和1个羽毛球一共多少元,列式正确的为:20÷5+11。

故答案为: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除加混合运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A
【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亮亮和芳芳购买的饮料的单价,再比较两个单价的大小解答。
【详解】18÷6=3(元)
4÷1=4(元)
3<4
每瓶饮料的价钱相比,亮亮买的饮料便宜。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两种饮料的单价。
3.B
【分析】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锯(3-1)次,据此可以求出平均每锯一次需要几分钟;锯成5段,需要锯(5-1)次,再乘每次锯的时间即可求出花费的总时间。
【详解】6÷(3-1)
=6÷2
=3(分钟)
(5-1)×3
=4×3
=12(分钟)
如果要把它锯成5段需要12分钟。
故答案为: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锯成的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锯成的次数=锯的段数-1。
4.D
【分析】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本题只需分别计算出4+4×4以及选项中的4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4+4×4
=4+16
=20
A.8-48÷8
=8-6
=2
B.46-3×4
=46-12
=34
C.4×(4+4)
=4×8
=32
D.45÷9+15
=5+15
=20
所以4+4×4与45÷9+15的计算结果相等。
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需熟练掌握。
5.B
【分析】用带的钱数减去1袋大米的价钱,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1袋面条的价钱,求出购买面条的袋数。
【详解】(100-64)÷6
=36÷6
=6(袋)
剩下的钱还能买6袋面条。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先求出剩下的钱数,再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列式时根据运算顺序看是否需要添上小括号。
6.B
【分析】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可以算出一共有(28+21)人,用总人数除以每条船限乘人数即可算出需要几条船。列式时因为总人数先算,也就是加法提到第一步计算,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详解】男生28人,女生21人,一共需要几条船,列式为(21+28)÷7。
故答案为:B
列式时,要根据数量关系考虑算式中是否要加小括号。
7.A
【分析】6个小朋友每人运5个,那么6个人运球的总数位6与5的积,共有56个球,再用56减前面所得积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列式为:56-5×6;
故答案为:A
剩下的球=球的总个数-运球的总数,求出运球的总数是解答的关键。
8.C
【分析】甲药店买1盒送1瓶,可知72元可以买8+1=9(瓶),可以算出甲药店每瓶多少钱;同理,乙药店6瓶装每盒48元,算出乙药店每瓶多少钱;然后再将两个药店每瓶药的价钱进行比较,由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甲药店每瓶:72÷(8+1)
=72÷9
=8(元)
乙药店每瓶:48÷6=8(元)
因为8=8
所以甲、乙两家药店的价格相同。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经济问题。熟练运用单价=总价÷数量。
9.68
【分析】用63除以9,求出爷爷63岁时,小青是7岁;用63减去7,求出爷爷与小青的年龄差;再用12加上他们的年龄差,求出爷爷今年多少岁。
【详解】63-63÷9
=63-7
=56(岁)
12+56=68(岁)
则爷爷今年68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爷爷与小青的年龄差,因为年龄差永远不改变。
10.5
【分析】买茶杯用去的钱除以买的茶杯个数可以算出每个茶杯(24÷4)元,用30元除以每个茶杯价钱即可算出能买几个茶杯。
【详解】30÷(24÷4)
=30÷6
=5(个)
24元可以买4个茶杯,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茶杯。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归一问题,关键是先求一个茶杯的价钱。
11.(1)每天看多少页
(2)能买几本日记本
【分析】(1)书的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可以算出余下(70-46)页,余下页数除以看的天数,可以算出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列式为:(70-46)÷8。
(2)钱的总数减去买书包用去的钱数可以算出余下(70-46)元,余下钱数除以每本日记本价钱可以算出能买几本日记本,列式为:(70-46)÷8。
【详解】(1)一本书70页,已经看了46页,余下的想用8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每个书包46元,每本日记本8元,有70元,买了1个书包,余下的钱能买几本日记本?
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条件提问题的能力。
12.4×6×(2-1)
【分析】利用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和括号,把“1、2、4、6”组成一个算式,结果等于24即可。
【详解】4×6×(2-1)
=24×1
=24
用扑克牌上的四个数字凑出24,列式为4×6×(2-1)。
此题考查对运算符号的熟练运用,有一定的技巧性,关键是掌握整数的混合运算。
13.8
【分析】红红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可以算出已经看了(8×7)页,书的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可以算出还剩(64-8×7)页。
【详解】64-8×7
=64-56
=8(页)
一本书64页,红红平均每天看8页,一个星期(7天)后,还剩(8)页。
此题考查的是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4.18
【分析】每个小朋友能分到糖果块数乘小朋友人数可以算出一共有(5×4)块糖果,糖果总数减去添上块数可以算出原来有(5×4-2)块糖果。
【详解】5×4-2
=20-2
=18(块)
一袋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如果再添上2块,每个小朋友能分到4块,这袋糖果原来有18块。
此题考查的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5.8×(5-2)=24
【分析】此题先算减法,则减法应写在小括号里,小括号外是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综合算式:8×(5-2)=24。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情况,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16. 除
【分析】此式子中有除法有减法,计算时应先算除法,后算减法,若想先算减法,则应将50减25写在小括号里,此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如果要先算减法,算式应写成。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
17.×
【分析】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法则:从左到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56-49÷7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56-49)÷7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所以56-49÷7 与 (56-49)÷7 的运算顺序是不一样的;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掌握即可。
18.×
【分析】此题求的是商,除数是8,被除数是8和40的和,也就是加法提到第一步计算,加法加上小括号。
【详解】(8+40)÷8
=48÷8
=6
8+40=48,48÷8=6,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8+40)÷8=6。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19.√
【分析】用32除以4,求出1本速写本的价钱;用1本速写本的价钱减去5,求出1本速写本比1本图画本贵多少元。
【详解】32÷4-5
=8-5
=3(元)
商店里4本速写本32元,1本图画本5元,1本速写本比1本图画本贵3元。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除减混合运算的掌握与运用,先求出1本速写本的价钱是解答的关键。
20.×
【分析】当一个式子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按照运算顺序分别计算左右算式,比较即可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详解】4×9-9
=36-9
=27
4×(9-9)
=4×0
=0
27≠0
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1.77;3;5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35+6×7
=35+42
=77
63÷7-6
=9-6
=3
35÷(26-19)
=35÷7
=5
22.9组
【分析】用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求出学生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一组学生人数,求出分成组数。
【详解】(25+20)÷5
=45÷5
=9(组)
答:一共可以分成9组。
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学生总人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组数。
23.7辆
【分析】已知女生25名和男生38名,可以先用加法求出总人数;已知每辆面包车可以乘坐9名学生,再用总人数除以9可以算出一共需要租几辆面包车,据此解答;
【详解】25+38=63(名)
63÷9=7(辆)
答:一共需要租7辆面包车。
本题主要考查表内除法及其运用,熟练掌握即可。
24.4辆
【分析】总人数减去大车限乘人数可以算出有(78-46)人坐小车,小车乘坐人数除以小车限乘人数可以算出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详解】(78-46)÷8
=32÷8
=4(辆)
答:至少需要4辆小车。
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25.6个
【分析】用桃子的总个数减去送给小伙伴们的个数,求出剩下的桃子个数,再除以天数,求出平均每天吃桃子个数。
【详解】(100-64)÷6
=36÷6
=6(个)
答:小猴子平均每天吃6个桃子。
本题先求出剩下的桃子个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26.7个
【分析】根据题意,用45加上18,求出《童话故事》的总本数,再除以9,求出现在这些书可以分给多少个班。
【详解】
=63÷9
=7(个)
答:现在这些书可以分给7个班。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27.4袋
【分析】用40减去4,求出剩下的苹果个数,再用剩下的苹果个数除以9,求出可以装多少袋。
【详解】
=36÷9
(袋)
答:可以装4袋。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先求出剩下的苹果个数是解答的关键。
28.4盆
【分析】用学校买来月季花的总数减去放在办公楼前的盆数,即可计算出剩余(56-24)盆,用剩余的盆数除以教室个数,即可算出平均每个教室放多少盆月季花。
【详解】(56-24)÷8
=32÷8
=4(盆)
答:平均每个教室放4盆月季花。
此题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29.(1)2元
(2)单买一瓶酸奶比每瓶饮料贵多少钱?
【分析】(1)用整箱酸奶的价钱除以整箱酸奶个数,求出整箱酸奶每盒价钱。再用单买的酸奶每盒价钱减去整箱的酸奶每盒价钱解答。
(2)算式9-18÷6中,18是6瓶饮料的价钱,则18÷6表示每瓶饮料的价钱。9是单买的酸奶每盒价钱。则算式9-18÷6表示单买一瓶酸奶比每瓶饮料贵的钱数。
【详解】(1)9-56÷8
=9-7
=2(元)
答:整箱的酸奶每盒比单买的便宜2元。
(2)算式9-18÷6可以解决单买一瓶酸奶比每瓶饮料贵多少钱?
解决本题时应明确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而明确算式表示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