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件(28张)-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件(28张)-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
授课教师: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石块和铁块,你愿意搬动哪一个?
问题一:
日常经验:铁比石头重
相反的结论:铁没有石头重
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日常经验下的“轻”“重”
铁块没有石块重?得出这样的“结论” 是因为:
质 量
没有选取相同的标准!
这个“相同的标准”是什么?
选取相同体积的铁块和石块
问题二:
怎么选取?切割?
情境1:佳鸿的妈妈下班回家,在小区楼下买了2000g桂味荔枝,花了32元;爸爸下班路过超市称了1850g桂味荔枝,花了28.5元,谁买的荔枝便宜呢?
质量不同,总价不同
情境2: 甲物体在10s内通过20m路程;乙物体在4s内通过10m路程,比较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时间不同,路程不同
问题:大石头和小铁块
质量不同,体积不同
“比值定义法”
类比学习
总价/质量:将质量标准化为1kg——单价
路程/时间:将时间标准化为1s——速度
质量/体积:将体积标准化为1m3——?
回顾小铁块和大石块的案例:
若已知:m铁=39.5×103kg, V铁=5.0×10-6m3
m石=357.5×103kg, V石=130.0×103m3
相同体积下铁比石头“重”,与日常经验相符!
m铁/ V铁=7.9×103
m石/ V石=2.75×103
Kg/m3
比值具有什么普遍规律吗?
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托盘天平
铜块
铝块
质量 /g
体积 /cm3
铜块
8
铝块
8
铁块
8
66.4
21.6
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铁块
63.2
实验结论:
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实验二:用天平测量相同物质不同体积的质量
质量 /g
体积 /cm3

20
30
50
20
30
50
V/cm3
m/g
通过所作的图象,你得到什么结论?
10
20
30
0
90
70
50
30
10

铝块
通过比较铝块和水的数据: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通过观察水的几组数据: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且比值相同。
密度
铁块
二、密度
1.定义:
2.密度的符号:
3.公式:
通常人们说:“铁比石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石头的大
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4.密度的单位:
阅读P94-95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4.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米3
kg/m3
常用单位:
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即:1 g/cm3=103 kg/m3
5.密度的物理意义:
ρ水=1.0×103 kg ∕ m3 的物理意义: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想一想:你能解释出它们的物理意义吗?
ρ铁=7.9×103㎏/m3 ρ铝=2.7 g/cm3
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大小
(4)由密度公式 知,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
(3)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物质密度小。( )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 )
×


×
请你来分析判断:
对于同一物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课堂小结
1.密度:
2,密度公式: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千克/米3
kg/m3
克/厘米3
g/cm3
4.密度的物理意义:
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用“ρ”。
八年级物理
授课教师: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测量密度
思考:想要测量某种固体或液体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质量
规则的固体—刻度尺
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量筒
体积
2.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天平、量筒、烧杯、水、小石块、细线
一、测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1.                。
2.                 。
3.                       。
小石块
  参照下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三、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二、测量液体(酱油)的密度
1、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3、把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酱油的体积 V
4、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
2、在烧杯中装入酱油,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2
这种方案由于存在什么问题吗?
这种方案由于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缺点,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_.
方案甲:
方案乙:
(1)将量筒内倒入一部分酱油,测出酱油的体积 V
(2)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3)将量筒内的酱油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与酱油的总质量m2
(4)算出酱油的密度 。
ρ
=
V
m2 – m1
这样做测量结果会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这种方案由于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缺点,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_.
二、测量液体(酱油)的密度
1.                       。
2.                       。
3.                       。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余
  下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并练习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4.盐水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总?????余????
?
即时训练
1.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即时训练
1.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BCA
即时训练
1.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 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3?。
?
18.4
20
即时训练
1.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4)由此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kg/m3
????.????????×????????????
?
????=????????
?
=18.4????20????????3
?
=0.92????/ ????????3
?
=0.92×103????????/????3
?
下 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