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走向未来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走向未来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走向未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是本单元的收场,又是本册的收篇,是学生阶段人生教育的落脚点。本框通过畅想未来,知道自己人生道路与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是紧密相连的,进而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踏上新征程的道路上做好迎接各种挑战心理准备。所以,本框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第一目“畅想未来"主要让学生通过畅想,知道要有脚踏实地的行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要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第二目“踏上新征程”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新征程的道路上,既有机遇,更有挑战。本框是对学生进行人生成长的教育,帮助学生顺利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
学情分析:
作为即将毕业初中生,面临人生关键岔路口,人生的重大选择,感受着升学的巨大压力,难免不知所措,不知怎样选择,有焦虑、有迷茫,此时一方面需要对学生人生成长规划进行方法上的引导,更需要鼓励学生敢于对自己负责,积极在学习与实践中积累本领,善于创造机会,成就自己。同时,引领学生知道自己人生道路与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是紧密相连的,进而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踏上新征程的道路上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心理准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你的梦想:中国未来的模样》,让学生知道畅想未来的重要性。
2.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知道要有脚踏实地的行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要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3.通过观看视频《中国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条件》与二十大报告里致青年的话,让学生理解踏上新征程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良好条件,知道踏上新征程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少年,未来可期》
想一想:2023,我们即将初中毕业。你如何走向未来,铸就精彩人生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未来有什么畅想)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环节一:畅想未来(本环节对应目标一二的达成,及对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一)畅想未来的目的
PPT呈现:多媒体播放视频:《你的梦想:中国未来的模样》。
小组合作探究:
为什么畅想未来?我们该怎样面向未来?
(设计意图:理解畅想未来的重要性)
要求:
1.自主独立思考,自主回答(2分钟)
2.合作讨论要积极参与交流分享。(3分钟)
3.表达思路要清晰,语言简明扼要。
小结:
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笔记区:
(二)畅想未来的要求
材料分析一:钱伟长和李大钊的事迹,PPT呈现
自主思考
1.钱伟长和鲁迅的事迹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这为我们畅想未来带来怎样的启发?
师生交流分享
小结:①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要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笔记区:
材料分析二:PPT呈现:张俊成自学成才努力实现造福家乡志向的事迹
自主思考
1.张俊成自学成才努力实现造福家乡志向的事迹启示我们怎样畅想未来?
师生分享交流
小结:②畅想未来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笔记区:
材料分析三:PPT呈现:两幅漫画
思考:
(1)图片1中主人公的计划能否落实?为什么?
(2)图片2对我们走向未来有何启发?
学生交流分享。
小结:
③畅想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④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总结:我们如何畅想未来?PPT呈现
①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要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②畅想未来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③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④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笔记区:
环节二:踏上新征程(本环节对应目标三的达成,及对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一)踏上新征程有利条件
PPT呈现探究材料:初中毕业后
师生交流分享
提出问题:踏上新征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播放视频:《中国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条件》
思考:
中国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良好的条件?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要求:
1.认真观看视频。
2.独立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分钟)
3.表达思路要清晰,语言简明扼要。
小结:给我们提供的条件: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应有的做法: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伟大的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笔记区:
(二)踏上新征程青少年做法
PPT呈现:二十大报告里致青年的话:立志做时代好青年及视频。
思考:踏上新征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踔厉奋发不负时代?
要求:
1.独立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分钟)
2.表达思路要清晰,语言简明扼要。
小结:①在新时代,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②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③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
笔记区:
(三)迁移应用,提升素养
1.当堂检测
(1)大家有没有想过,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 车可能在天上飞吗 人人应该畅想未来。因为畅想未来 (  )
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展生命的宽度
②需要开阔的视野
③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④需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大势,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启发我们畅想未来 (  )
A.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B.就是要预设好自己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C.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根本出发点,大胆尝试、积极行动
D.应舍弃自己的个人发展,转向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3)如今,“80后”“90后”择业时存在着“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韧性低)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这警示我们( )
A.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B.选择职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只要挣钱,什么职业都可以考虑
C.择业时既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更要考虑适应社会需求
D.要学会避开就业竞争,完全走自主创业之路
(4)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初中三年即将结束。回首我们的初中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让我们准备好吧,向未来进发。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B.走向未来,我们要积极行动,全面规划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C.面对未来,要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相结合,给自己恰当定位
D.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一定能成才
(5)中国在腾飞,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国家和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具体体现在 (  )
①国家政治稳定  ②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③拒绝不良诱惑,增强法治意识 ④自尊自信,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回归生活
岁月如诗,青春如歌。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即将毕业,他们坐在一起憧憬未来。
(1)这三位同学的憧憬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2)请写出这三位同学共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自我建构,领悟内联
请大家梳理本课所学,绘制知识结构图,并在组内展示。
(五)践行升华情感,学评合一
观看视频:《少年中国说》
结合视频,谈谈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力量?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何关系?为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做?
随堂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因类试题)未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引发了无数人对它的追求。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人们虽然没有办法预知未来,但可以想象,引导我们为之努力,让我们成长。畅想未来是为了 (  )
①提升生命的质量,延展生命的宽度 ②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③全人类的发展 ④使自己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启示类试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无论是在法国留学、在黄埔任教,还是在南昌起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周恩来一直秉承初心,致力于“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这启示我们 (  )
①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自己的个人理想 
③要成为一代伟人,就要从小立大志 
④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原因类试题)某校一项有关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67%左右的学生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有14%左右的学生认识比较模糊,有11%左右的学生回答要看父母的意见,还有8%左右的学生对未来没有想法。为此,学校要求教师以“畅想未来”为主题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这是因为 (  )
A.有了对未来的认识就会走向成功
B.能否认识未来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
C.畅想未来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将来服务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D.畅想未来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
4.(做法类试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轻人的样子就是国家的样子!面临毕业,我们将踏上新的旅程,走向世界和未来的青少年必须 (  )
A.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
B.从事传统而且稳定的职业
C.走出国门才能展现风采
D.逐步培养和拥有全球视野
5.(启示类试题)快递小哥可以做什么 赵立杰告诉你答案。作为某快递公司效率最高的快递员之一,他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终于圆了心中的蓝天梦,顺利成为货机飞行员。有梦想才有未来,这启示我们青少年面向未来需要 (  )
①规划完美的职业蓝图 ②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③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④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选择高薪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做法类试题)朝气蓬勃的青春璀璨闪耀,希望你的青春不曾虚度,将来的岁月一路阳光,永远保持热爱,永远为自己骄傲。即将完成初中生活的我们应该 (  )
①努力向上,心系祖国 ②立鸿鹄志,做投机者
③放弃学业,创业赚钱 ④坚定目标,踏实奋进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7.材料一 “时光漂流瓶”之所以令人感慨,是因为它凝结了两个历史坐标——站在过去,它是在畅想未来,当未来已成当下,它又是在回望历史。这样的回眸与小结,是成长应有的感悟,也会使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有能够期盼和确定的东西,有砥砺奋斗的动能。给自己一些畅想,不是浪费时间。给畅想插上坚韧的翅膀,“万一实现了呢”未必是传说。
材料二 2021年元旦刚过,某市男生周某收到了一封7年前14岁的自己写给2021年的自己的信,令他惊讶又惊喜。原来,2014年该地邮政局举办了一个“寄给2021的信”的活动,当年有一万多名学生给2021年的自己写下了一封7年后才会寄出的信。如今,这一万多封信已开始陆续寄出。
(1)(感悟类试题)站在“过去”这一历史坐标,“时光漂流瓶”使我们对未来有了砥砺奋斗的动能。这让你对“畅想未来”有了怎样的感悟
(2)(做法类试题)给自己一些畅想,不是浪费时间。我们应怎样给畅想插上坚韧的翅膀
(3)(原因类试题)一万多封七年前的信为何感人 请写出你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
答案
1.A [解析] 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展生命的宽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①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我们畅想未来,不仅是为了考入一个理想的大学,更是为了丰富和完善自己,④错误。故选A。
2.A [解析] “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启示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①正确;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④正确;理想是可以改变的,②说法太绝对,错误;要成为一代伟人,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③错误。故选A。
3.C 
4.D [解析] 面对升学与择业,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定位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需要。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应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故D正确,符合题意;A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能只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职业,还要考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B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D。
5.D [解析] 题干材料中“他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终于圆了心中的蓝天梦”启示我们青少年面向未来需要树立人生理想,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②正确;实现梦想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③正确;我们不可能规划出完美的职业蓝图,①错误;④是没有从实际出发的表现,错误。故选D。
6.A [解析] ②说法错误,“做投机者”的说法是投机主义的表现,不踏实;③说法错误,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争取更高层次的受教育机会,不能放弃学业;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7.(1)畅想未来有助于我们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展生命的宽度,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2)①要有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②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③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3)示例:我感动着他们在变迁的岁月中,有着对未来畅想的不变的承诺。(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