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班级 姓名 审核学习目标1.以桦尺蛾为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自主预习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1. 阅读有关曼彻斯特桦尺蠖数量变化的真实事例,回答:(1)1850年,大多数桦尺蠖是 色的,少数是 色的,深色桦尺蠖出现的原因是。(2)1950年,大多数桦尺蠖是 色的,少数是 色的,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2. 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1)图中动物的 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 。其意义是。(2)对于模拟实验,你的假设是。(3)在试验中,彩布相当于 ,同学充当,小纸片充当 ,而“幸存者”最多的则是 。(4)你得出的结论是二、自然选择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在生物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而生物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 。(2)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为获得足够食物和空间会进行 。(3)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 的特性。(4)具有 的个体,在 中才容易生存下去,并把这些 传给下一代,而具有 的个体会被淘汰。2.◆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1)从课本图①可以看出,古代长颈鹿的颈,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存在着 类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改变而引起的。(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 ,短颈的变异是。(3)图③说明 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掉。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由此可见,生物本身存在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 的。合作交流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四部分(原因、手段、基础、结果),请分析回答:即时巩固1.对l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体色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工业污染使树干被熏成了黑褐色是导致桦尺蠖体色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B.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可遗传的C.鸟是对桦尺蠖体色进行选择的自然因素之一D.深色桦尺蠖在工业污染消除后,它的体色会马上变浅2. 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 )3.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是 ( )A.生物具有保护色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D.夏天阳光较强烈4.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黄的 B.绿的 C.蓝的 D.红的5.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6.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海岛上,生活的昆虫多是无翅或翅膀发达的类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原有类群繁衍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基因突变的结果7.下列关于保护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动物躲避敌害B.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C.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任何时候体色都与环境相一致D.有利于捕食猎物8.将大小相同的黑豆与白豆各三十粒混匀后撒在一张黑纸上,在15秒内尽可能多地拾起豆子(注意:不要特意寻找黑豆与白豆)。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该模拟实验用于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则实验结果说明 ( )A.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动物不易被捕食B.黑色的动物比白色的动物更适应环境C.白色的动物比黑色的动物更适应环境D.不同体色的动物被捕食的机会基本相同9.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田鼠打洞和夜出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练出来的C.有一种猫头鹰因为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视觉越来越发达,是因为双方相互选择10.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我国有不同环境 B.人工选择的结果C.我国鱼类品种多 D.自然选择的结果11.下列哪项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 )A. 生物能过度繁殖B. 生物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 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D. 自然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12. 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是( )A.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 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生存C.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D. 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典型例题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解析】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超级细菌的产生、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中害虫的抗药性变异不是环境(使用农药)引起的,而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害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类型,只是经过农药的自然选择,抗药性强的害虫生存下来并遗传积累,所以抗药性逐渐增强。 故此题选A。能力提升1.如图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害虫数量的变化曲线,请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回答问题。(1)害虫数量先下降,然后又升高,是由于(2)农药的施用将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继续生活下去,说明害虫产生变异是的,它为抗药性的形成提供了。(3)害虫向抗药性逐年增强的方向发展,是的结果,起选择作用的是,而这种作用是通过害虫与农药的 来实现的。(4)对付害虫,除使用农药外,还有更好的方法,请举一例: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