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四 陆地和海洋热点角度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利用几何图形识记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1)东西半球图(2)南北半球(3)七大洲轮廓图(4)三角图(5)半圆图(6)椭圆图(7)竖版地图2.可以按顺序去记忆: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可联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3.利用顺口溜和歌诀记忆:(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的面积顺序:太大印北。(3)四大洋的深度顺序:太印大北。(4)歌诀记忆七大洲的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4、大洲分界线热点角度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易错点。1、陆半球并不是说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而是陆地面积在所有半球中所占比例最大。2、阿拉伯半岛虽然位于亚洲,但是属于印度洋板块。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由于大陆和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有关大陆和大洲的纬度位置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而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5、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穿过南极洲,因此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360°。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热点角度3: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运动:(主要原因);(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2、海陆变迁的证据(1)地壳升降运动证据: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上升)。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地壳下降)。③……(2)地壳水平运动证据:①红海不断扩张(地壳张裂)。②地中海不断缩小(地壳碰撞)。③东非裂谷不断张裂(地壳张裂)。④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古生物相似性(地壳张裂)。⑤……(3)人类改变海陆分布:①荷兰的围海大坝。②日本的填海造陆。3、大陆漂移假说(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用来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理论。(2)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原始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 ,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相关证据: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地质构造和古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相似性,大陆轮廓的吻合性。4、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②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③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海沟、岛弧链等①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板块张裂运动。②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的碰撞挤压。③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根据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①箭头相对:两板块作碰撞挤压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直至成为陆地;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会形成山脉;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②箭头相离:两板块作张裂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 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地理现象 所处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向 结 果 预言几千万年后喜马拉雅山长高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碰撞挤压 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红海面积扩大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张裂拉伸 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 红海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面积缩小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 碰撞挤压 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 地中海消失(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两大或含地震带分别是:①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典例精析】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洋B____洲F____运河(2)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洋。(3)赤道横穿____洲和____洲的大陆。(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____洋→红海→E____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答案】1.(1)太平 北美 巴拿马(2)印度(3)非 南美(4)印度 苏伊士【解析】1.本大题以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1)由图可得,图中A是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的大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环绕。图中B是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位于西半球北部。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北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图中F是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并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2)由东西半球图可得,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G印度洋。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跨东西半球。(3)由图可得,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南美洲北部的;亚洲南部的岛屿和大洋洲的岛屿。(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印度洋(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红海→E苏伊士(亚洲和非洲的分界,沟通的是红海和地中海)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2.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资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考察任务凯旋青岛。读“大洋一号”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本次航行经过的大洲C___。(2)1月18日船行至B洲开普敦,此时开普敦正值___(填夏或冬)季。(3)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当我国新年钟声敲响时,“大洋一号”科考船活动在③___洋附近。(4)如上图所示,本次环球科考活动多在___(填高、中或低)纬度海域。(5)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穿过了C、D两洲间的___运河。【答案】3.(1)南美洲 夏 大西 低 巴拿马【解析】3.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1)从图中可以看出:C是南美洲。(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 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则是夏季。(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我国新年钟声敲响时,“大洋一号”科考船活动在③大西洋附近。(4)如图所示,本次环球科考活动多在0-30度之间的低纬度海域。(5)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穿过了C南美洲、D北美洲两洲间的巴拿马运河。3.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板块名称:A B(2)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火山地震带① ②(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 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学说,该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 。(4)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快是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岛国,原因是 。我国主要位于 板块,也是一个多 的国家,地震来了怎么办? 、 (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2)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 大陆漂移 板块构造 稳定 活跃(4)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亚欧 地震 可以到开阔平坦地区 躲避在课桌下,保持冷静切忌乱逃生【分析】本题以板块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板块的名称、分布,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由图中字母位置分析可知,A是亚欧板块,B是非洲板块。 (2)由图中数字位置分析可知,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是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4)由图分析可知,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快是太平洋板块。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我国主要位于亚欧板块,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地震来时,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化的,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两条即可)(2)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是 火山地震带,B是 火山地震带。(3)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4)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图2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双项选择)A. B. C. D. 【答案】(1)地壳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2)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3)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4)AC【分析】本题以世界板块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海陆变迁的原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板块运动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详解】(1)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地壳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2)读图可知,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3)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4)由图分析可知,甲和乙往相对方向运动,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甲和丙板块往相对方向运动,故C项正确;乙和丙两板块往相对方向运动,故D项错误;故选AC。5.下图为“东西两半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 洲,D 洋。(2)读图判断:中国所处的大洲是 (填名称),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填代号)(3)图中⑤⑥两洲的分界线是 。(4)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洲(填名称),包围着该大洲的大洋有印度洋、大西洋和 洋(填名称)。(5)下列关于图中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⑦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B.⑥大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C.④、⑤两大洲同处于一块大陆上 D.赤道只横穿了两个大洲【答案】(1) 南美 北冰(2) 亚洲 C(3)苏伊士运河(4) 南极 太平(5)A【分析】本题以东西两半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的分界线等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1)全球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据图中位置,②是南美洲,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是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2)中国所处的大洲是亚洲,即图中数字⑥;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即图中字母C。(3)据图中位置,⑤是非洲,⑥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4)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③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所有的经线都经过。该大洲被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大西洋包围。(5)据图可知,⑦是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A正确;⑥是亚洲,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③南极洲,B错误;④是欧洲,⑤是非洲,同处于一块大陆上大洲是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C错误;赤道横穿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只横穿了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洲的大陆部分,D错误。故选:A。6.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洋;D 洲。(2)图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洋。(均填文字)。(3)D 大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自北向南有: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海峡。(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经过埃及的E 运河,由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5)F为 运河,是重要的航运要道,沟通了A 洋和C 洋。【答案】(1) 太平 亚(2) 南极 印度(3) 亚 乌拉尔 土耳其(4)苏伊士(5) 巴拿马 太平 大西【分析】本大题以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5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大洲分界线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可知,A是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D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2)读图可知,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洲是位于南极地区的南极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3)读图可知,D是亚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自北向南有: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4)读图可知,E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5)读图可知,F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A太平洋和C大西洋。7.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读“一带一路”示意图(下左图)及局部板块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带一路”途经的大洲①是 洲,②是 洲,①和②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 大陆。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①③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和红海。(2)海上丝绸之路从甲: 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乙: 洋,经红海,地中海达到②大洲。(3)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地中海,测量发现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是其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发生 运动;据图推测未来红海的面积将 。(4)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火山或地震活动频繁,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答案】(1) 亚 欧 亚欧 乌拉尔 苏伊士(2) 太平 印度(3) 亚欧 非洲 碰撞 扩大(4) 地中海—喜马拉雅环 太平洋【分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一带一路”途径的七大洲的分布、大洲的分界线、板块的运动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①大洲为亚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大洲,跨经度最大的大洲是南极洲;②在亚洲西部,西邻大西洋,是欧洲,亚洲与欧洲组成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③是非洲,亚洲与非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和红海。(2)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上丝绸之路从甲太平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乙印度洋,经红海,地中海达到②大洲—欧洲。(3)读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受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海域面积不断缩小;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受板块的张裂拉伸影响,海域面积不断扩大。(4)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火山或地震活动频繁,世界目前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专题四 陆地和海洋热点角度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利用几何图形识记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1)东西半球图(2)南北半球(3)七大洲轮廓图(4)三角图(5)半圆图(6)椭圆图(7)竖版地图2.可以按顺序去记忆: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可联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3.利用顺口溜和歌诀记忆:(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的面积顺序:太大印北。(3)四大洋的深度顺序:太印大北。(4)歌诀记忆七大洲的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4、大洲分界线热点角度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易错点。1、陆半球并不是说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而是陆地面积在所有半球中所占比例最大。2、阿拉伯半岛虽然位于亚洲,但是属于印度洋板块。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由于大陆和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有关大陆和大洲的纬度位置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而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5、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穿过南极洲,因此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360°。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热点角度3: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运动:(主要原因);(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2、海陆变迁的证据(1)地壳升降运动证据: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上升)。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地壳下降)。③……(2)地壳水平运动证据:①红海不断扩张(地壳张裂)。②地中海不断缩小(地壳碰撞)。③东非裂谷不断张裂(地壳张裂)。④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古生物相似性(地壳张裂)。⑤……(3)人类改变海陆分布:①荷兰的围海大坝。②日本的填海造陆。3、大陆漂移假说(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用来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理论。(2)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原始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 ,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相关证据: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地质构造和古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相似性,大陆轮廓的吻合性。4、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②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③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海沟、岛弧链等①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板块张裂运动。②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的碰撞挤压。③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根据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①箭头相对:两板块作碰撞挤压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直至成为陆地;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会形成山脉;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②箭头相离:两板块作张裂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 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地理现象 所处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向 结 果 预言几千万年后喜马拉雅山长高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碰撞挤压 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红海面积扩大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张裂拉伸 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 红海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面积缩小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 碰撞挤压 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 地中海消失(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两大或含地震带分别是:①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典例精析】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洋B____洲F____运河(2)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洋。(3)赤道横穿____洲和____洲的大陆。(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____洋→红海→E____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2.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资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考察任务凯旋青岛。读“大洋一号”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本次航行经过的大洲C___。(2)1月18日船行至B洲开普敦,此时开普敦正值___(填夏或冬)季。(3)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当我国新年钟声敲响时,“大洋一号”科考船活动在③___洋附近。(4)如上图所示,本次环球科考活动多在___(填高、中或低)纬度海域。(5)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穿过了C、D两洲间的___运河。3.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板块名称:A B(2)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火山地震带① ②(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 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学说,该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 。(4)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快是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岛国,原因是 。我国主要位于 板块,也是一个多 的国家,地震来了怎么办? 、 (写出两点即可)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化的,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两条即可)(2)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是 火山地震带,B是 火山地震带。(3)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4)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图2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双项选择)A. B. C. D. 5.下图为“东西两半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 洲,D 洋。(2)读图判断:中国所处的大洲是 (填名称),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填代号)(3)图中⑤⑥两洲的分界线是 。(4)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洲(填名称),包围着该大洲的大洋有印度洋、大西洋和 洋(填名称)。(5)下列关于图中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⑦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B.⑥大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C.④、⑤两大洲同处于一块大陆上 D.赤道只横穿了两个大洲6.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洋;D 洲。(2)图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洋。(均填文字)。(3)D 大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自北向南有: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海峡。(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经过埃及的E 运河,由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5)F为 运河,是重要的航运要道,沟通了A 洋和C 洋。7.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读“一带一路”示意图(下左图)及局部板块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带一路”途经的大洲①是 洲,②是 洲,①和②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 大陆。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①③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和红海。(2)海上丝绸之路从甲: 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乙: 洋,经红海,地中海达到②大洲。(3)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地中海,测量发现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是其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发生 运动;据图推测未来红海的面积将 。(4)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火山或地震活动频繁,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4 大洲和大洋——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原卷版).docx 专题4 大洲和大洋——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