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导入:如果说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理论必须要联系实践。在中国共产党艰难成长的历史上,1941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间,在建党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圣地延安发动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在这次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报告:即《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改造我们的学习》。筛选整合信息,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结合创作背景,理解现实性和针对性。品读文章语言,分析写作特点和表达效果。学习目标01任务一梳理论述思路,体会论述逻辑。思考:标题是什么结构类型的短语?这一标题起什么作用?标题是一动宾短语,它既点明了课文的论点,又揭示了论题。从标题看本文的论述范围是什么?我们:党员干部,学习指什么?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在这里毛主席不用“改变我们的学习”,而要用“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这个词,字面意思是要脱胎换骨,要打破重造,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我们读这篇文章,从读标题开始,就能感受到毛泽东的火气。活动一: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①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③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④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⑤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⑥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2.给每一部分用一个短语加一个小标题。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理论和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第二部分,缺点(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三大缺点)。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两种不同学风的比较)。第四部分,具体建议(转变学风的具体提议)。3.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本文的结构图。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问题:主张改造学习——引论分析问题:回顾历史经验,总结成绩与进步三大缺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本论解决问题:三大提议研究周围环境有组织地进行综合研究理论和实际结合结论两种对比主观主义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总结: 全文紧紧围绕“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论题层层深入,展开论述,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全文是一个什么结构?层进式思考:文章第二段在讲“进步和成绩”,似乎与论点无关,是否可删?为什么?回顾历史经验,正面论述改造我们的学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肯定了原来的进步和成绩,是一种肯定和坚持基础上的“调整”。活动二:研究第一部分:本部分共7句话,第1句话是个长单句,怎样划分主谓宾?二十年(主),就是(谓)……二十年(宾)单看“主、谓、宾”好象是个简单的重复判断,其修饰成分不容忽视。第1句暗含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其中哪个词用得特别精确?“日益”一词很客观地写出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用词准确。文段又是怎样来论证的?②用对比法,③~⑦用例证法,从“一百年来”“十月革命以后”“抗日战争以来”三个时期进一步说明探索救国之路取得的成绩。第3到6句语序可以互换吗?百年来摸索真理,十月革命找到真理,抗日战争发展真理。其中“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三者间逻辑顺序很强。本段的论证结构是总分结构,第二部分呢?第三部分呢?总分结构。整个文章结构论述逻辑严密,结构清晰。2任务二 结合背景,理解现实性和针对性这篇文章,作为演讲稿,它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演讲。何谓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议论是针对时下存在的问题或现象而发声的。本文写于1941年,当时是怎样的现实情况?我们来看补充资料。胡乔木曾提到:“1939 年开始掀起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但是,这两年的学习也有缺点,主要是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学者李蓉在《延安整风运动纪实》中说:“当时,理论脱离实际主要表现为主观主义。张闻天将主观主义区分为两种主要表现形态,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泽东赞成并吸纳了这个意见。”三个方面 存在的缺点 产生的危害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三个方面 存在的缺点 产生的危害研究现状 不系统,不周密 研究氛围不浓厚 满足于一知半解,想当然发号施令研究历史 不曾组织,漆黑一团,言必称希腊 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 为了单纯的学习 理论和实践分离谬种流传,误人不浅。总结:第二部分从学习制度和学习方法上反思了在研究“中国实际”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存在的缺点,产生的危害。这是文中观点提出的大背景,明确了“学习改造”的必要性。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更具体,增强文章说服力。活动:对比两段文字说一说表达效果的异同。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同:构成排比,增强了语势,写出了两种态度下的不同表现和特点。异:第一种表达更强调主观主义态度的表现的共性。第二种表达更强调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活动:筛选整合信息,使之构成整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主观主义的态度就是 ,就是 ,就是 ,就是 。总结:这是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实质,并且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实事求是”原则。思考:这一部分的主旨在“反复地说明”,是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 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现象,还没有深入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特别是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学风与马列主义学风对举,黑白分明,是非益彰,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总结:因为共产党作为革命的向导,在革命的路线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1931年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理论形态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一次。它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关门主义。这一系列“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南方各根据地相继丧失,全国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白区的党组织也几乎损失殆尽。红军被迫长征。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毛泽东会如此声色俱厉得讨论这个问题。活动三:锤炼语言,分析表达效果03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性:遣词、造句、段落层次准确严密鲜明性:观点、感彩鲜明概括性:对事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分析论述生动性: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活动: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语言的生动性。①善于使用口语、成语、俗语、文言词语词语运用生动形象,言简意赅。表现在作者善于使用谚语、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谚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②灵活使用文言词语表现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上。如“言必称希腊”“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等,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行文气势。从本文来看,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反复、对偶、层递(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行文的气势,使论证更加有力。2.善于运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理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留声机”“山间竹笋”“墙上芦苇”“有的放矢”等,都是作者进行论述时采用的十分贴切的比喻。这些比喻,能有效地为理论阐述服务,体现了在准确、概括的基础上力求生动、鲜明的语言风格。排比: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使议论语气迅速强化,议论的范围由小到大,意思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揭示主观主义的严重危害,感情强烈。④句式多样、行文自如、富于变化。一是长短结合,多用长句。如:“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长短句结合使得表意严密、灵活,行文简洁明快,节奏感强。二是整散结合。如:“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整散结合,使得语句灵活自然,语气舒卷自如。拓展1:细读文本,联系我们现实的学习生活,谈一谈这篇讲话文章对我们的启发和意义?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理论与实践脱节。这在中国的教育中,其实非常普遍。我们的学习只关注抽象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而基本不涉及或不走向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实践。理论到实践,中间隔了几重山。从知道到得到,中间隔了一重山。从得到到做到,中间隔了一重山。从做到到精熟,中间又隔了一重山。拓展2:现在我们还要要读毛泽东选集吗?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本励志书,它记载了一个农村少年,如何成长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领袖的心路历程。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本历史书,它详实地记录了一个民族从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历史。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本文学作品,文风朴实又文采飞扬,通俗易懂又超凡脱俗,逻辑严密又感情丰富,诠释了“文以载道”的真谛。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哲学书,它包涵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哲学概念,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哲学体系。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兵书,里面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思想达到了人类军事智慧的崭新高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